狂风恶浪何所惧 丹心为民志不移

广州军区某师电白籍战友纪念牛田洋“7·28”抗风抢险56周年


李珍
  盛夏时节,万木葱笼。广州军区某师电白籍战友,迎来了牛田洋“7·28“抗风抢险56周年。从电白南海之滨到潮汕平源,从水东湾到美丽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当年汕头牛田洋的电白籍战友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

  战友聚会忆抗风
  7月28日上午,水东湾安泰大酒店二楼10号厅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大厅正中悬挂着“狂风恶浪何所惧,丹心为民志不移”的横幅,战友们汇聚到这里,心情无比激动,大家重温军旅生活,畅叙战友情谊,回忆当年牛田洋抗风抢险的动人情景。
  广州军区某师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紧跟毛主席南征北战,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在解放战争攻打四平战役等战斗中,干部战士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68年11月,某师指战员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汕头牛田洋生产基地执行军农生产任务。1969年7月28日清晨,18级强台风席卷牛田洋,全师指战员为了保护基地的两万多亩良田和驻地群众的生命安全,顶风冒雨奋战在大堤上。当大堤裂口时,扔下去的沙袋被水冲走,干部战士跳入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人墙堵缺口。当特大的海啸袭来时,干部战士全被海浪淹没,大家互相鼓励,与海啸英勇搏斗,抓住水上飘来的竹杆、木条、飘浮物等,随浪逐流,飘出大海一百多公里,忍着饥饿、疲劳、伤痛坚持着,直到深夜海面转风,海浪再把他们打回到海岸边。在这次抗风抢险中,全师553人(含大学生83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曲“人民军队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英雄赞歌。战友李统回忆到这里激动地说:56年前的今天,是最难忘的一天,我师广大指战员为了保护基地良田和驻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特大台风、海啸英勇搏斗,流血牺牲,这是我师的光荣,也是茂名电白人民的骄傲。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抗风抢险精神,把部队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天河大夏歌声扬,烈士功绩不能忘。7月28日上午,广州天河大夏一楼大厅传出了“红彤彤的牛田洋,革命的大课堂,毛泽东思想大放光茫,围海造田创奇迹……和“革命战士奋战牛田洋,狂风恶浪脚下踩,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前方”的嘹亮歌声,这是电白籍战友李常芳、肖耀生组织大家在这里聚会,他们放声高歌,激情满怀,当年部队抗风抢险的动人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师后勤部防化科科长王秋萍在抗风抢险中,冒着狂风暴雨指挥15名女大学生转移,当他艰难地把14名女大学生从堤下推上堤面后,又回头救最后一名女大学生时,不幸被海啸恶浪卷走,英勇牺牲。肖耀生激动地说,王秋萍等抗风烈士,是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和部队教育培养的结果。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我们学习的榜样,工作千忙万忙,我们缅怀烈士不能忘。于是每到“7·28”纪念日,李常芳和肖耀生他都组织战友聚会,回忆历史,纪念先烈。2019年抗风抢险50周年,李常芳组织广州某师牛田洋战友及部分家属小孩80多人,前往汕头桑浦山烈士纪念牌,打着横幅,向烈士献上鲜花果品,鞠躬致敬,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

  英雄不减当年勇
  在这次纪念牛田洋“7·28”座谈会上,很多战友都是功臣模范,但他们英雄不减当年勇,戒骄戒躁立新功,全心全意为民。
  战友黄纪昌1965年12月入伍到广州军区某师卫生队。在牛田洋“7·28”抗风抢险中,黄纪昌带领来部队锻炼的一个排大学生转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把大学生转移到安全地方,无一伤亡,荣立二等功。踏着英雄足迹走,牛田洋精神大发扬。从此,黄纪昌把功劳化为前进的动力,更加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刻苦钻研医学技术,得到了组织重用,1969年底,被保送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军区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在为军委副主席刘伯承元帅,刘华清、张万年等多位上将副主席的医疗保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荣立三等功三次,被评为全军医疗保健工作的先进分子,文职3级,技术4级,享受正军长级待遇。战友兰亚便入伍在广州军区某师服役,在牛田洋抗风抢险中,他不怕苦,不怕死,表现勇敢,贡献突出,荣立三等功,不久当上了排长,兰亚便处处以牛田洋的英雄为榜样,学习训练走在士兵的前头,深受全连干部战士的称赞,1978年当上了副连长。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带领穿插排攻打某无名高地,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冲锋在前,指挥战士很快攻克了该高地,消灭敌人28名,全排无一伤亡,荣立一等功。后调海南部队,当上了副营长。战友黄操在抗风抢险中荣立三等功。在1979年2月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他壮志不减当年,带领加强连主攻隆隆高地,切断敌人的退路,他沉着勇敢,机智指挥82无后坐力炮,摧毁敌人两个暗堡。当指挥打第三个暗堡时,突然被敌炮火袭来,黄操的头部、胸部、腹部、手脚等13处受伤,鲜血浸透衣服,染红了大地,他仍然坚持指挥战斗,被评为一等残废,荣立了三等功,人们誉他为“血染风采的人”。

  喜看南粤夕阳红
  昔日官兵多英勇,今天遍地夕阳红。当年参加牛田洋“7· 28”抗风抢险的干部战士们,现在都已年过半百,白发苍苍了,但他们时刻不忘党的教育,军队的培养,壮志未酬,继续为党立新功,为人民做贡献。他们走进老年大学,学书法学摄影;他们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英雄故事;他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为灾区捐款捐物……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夕阳红的灿烂风采”。在牛田洋抗风抢险荣立三等功的战友黄勤退伍不褪色,56年如一日为民做好事。他继承祖业志,行医为村民,经常骑车搭着药籍,走村串户为群众服务,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黄勤对病人热情可亲,随叫随到,热心医治;黄勤对待患者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免收费用。黄勤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为村里修桥修路,为灾区捐款赠物,帮助五保老人等,他总是不遗余力,伸出援手。1991年,七迳镇东山小学建教学楼资金不足,黄勤带头捐款的同时,发动乡邻集资,解决了建校资金不足的难题。1995年村里修建机耕路,黄勤与村民义务修路5天,终于把2.5公里的机耕路修好。2019年修村道时,建路面的钱不够,黄勤捐款1000元,并动员村民集资,将水泥路修好。黄勤还十分关心村里的五保户,给他们看病治疗、检查身体、买肉买菜,每年中秋节和春节,给他们送油送米,使五保老人倍感温暖。黄勤的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深受干部群众的热情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