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智绘一个美丽的“夏天故事”

广茂幼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欢迎


■通讯员 林超
  本报讯
近日,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科学学院“童心护航,智绘南塘”实践团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为期5天的“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30名师生组成“绿野先锋”“萤火探兴”两支突击队,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用专业服务基层发展,服务500余人次,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科学学院“童心护航,智绘南塘”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座谈会在高州市南塘镇政府会议室举行。南塘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吴宇浪,广茂幼师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古超强,实践队全体师生参加活动。
  吴宇浪对师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表示,南塘镇需要年轻力量的注入,期待同学们用专业所长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古超强感谢南塘镇政府对“三下乡”活动的支持,他表示,希望通过实践互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热爱,深化专业认知,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服务意识。
  为孩子带来多重“神奇体验”
  本次艺术体验活动精心设置了创意手工、非遗体验、创意美术三大核心区域,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孩子们在创意手工区尽情发挥想象,动手制作独一无二的作品;非遗体验区则带领他们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创意美术区激发了无限创造力,用色彩和线条自由表达。
  创意手工活动。涂鸦扇处,画笔轻触素白扇面,颜料如精灵跳跃,孩子们凝神勾勒碧海蓝天、摇曳椰影,让清凉跃然“扇”上,亦或绘就卡通角色,任奇思妙想于笔尖流淌;扭扭棒旁,七彩材料在稚嫩小手中弯折缠绕,志愿者俯身示范,孩子们屏息尝试,从生涩到流畅,将扭棒塑成发簪雏形,让创意于指尖“扭”动、激活;纸编书签间,彩色纸条在灵巧指尖穿梭交织,如精密舞蹈,志愿者耐心引导穿插固定,孩子们专注遵循步骤,感受经纬交织的韵律之美。
  非遗体验活动。扎染工艺之畔,素净白布在孩童摆弄间,折叠捆扎成待启的神秘之礼,投入天然染料的温柔怀抱,于无声处开启色彩与布料的梦幻对话,待束缚解开,千年非遗的神奇与自然染色的深邃,令孩子们惊叹于指尖触碰的魅力。古法纸扇案前,薄透宣纸邂逅古朴竹木扇骨,孩童轻刷浆糊、仔细粘合、小心压平,每一步都全神贯注,以指尖传递对传统物件的探索,一柄柄纸扇展开,清风徐来,更携着慢工细活里的匠心传承。中药香囊桌旁,队员甄选艾叶、薄荷等散发草木清香的驱蚊药材,孩童仔细嗅闻、辨认,将自然的馈赠轻装入精巧布袋,穿针引线,稚拙却认真地缝合,把健康与祝福细细封存。这不仅是实用手作,更是饱含心意、融合传统智慧的“行走治愈”。
  创意美术活动。掐丝珐琅台上,金光细丝在孩童指尖拗折粘嵌,勾勒精致轮廓;彩釉砂粒如繁星填入“小格”,点蓝润色。金线与彩釉交融,流光溢彩间,孩子们惊叹于再现的古老美丽。石子彩绘处,河滩鹅卵石成天然“画布”,孩童观察纹理,灵感碰撞。画笔挥洒,想象跃然石上,平凡石头被赋予故事灵魂,这是自然与创意的奇妙“打包”。步入展示区,如入童趣艺术馆。涂鸦扇轻摇,碧海椰影、卡通人物跃动,似闻夏日欢歌;扭扭棒发簪娇俏,纸编书签雅致,尽显无限创意与对书香热爱。展台另一侧,非遗与自然创意辉映。扎染方巾悬挂,蓝白纹路如水墨冰花,是染料与棉布碰撞的“魔法”,诉说传统技艺永恒。
  驻足于此,不仅是在欣赏一件件作品,更是在阅读孩子们用双手和心灵写下的夏日故事,感受那份无价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探索。南塘的荷花会一年年再开,但这个夏天的故事,会被藏在孩子们的纸扇里、书签上,藏在志愿者晒黑的脸颊和沾着颜料的指甲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