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窝囊旅游”


图/文 王少华 杜燕盛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在浙江湖州,游客胡纯然体验了当地新推出的“窝囊式蹦极”——通过缓降装置实现“自由落体”效果,规避了传统蹦极带来的坠落感。“这和我此前被朋友硬架着体验海上蹦极吓到腿软,形成强烈反差。”胡纯然回忆道。坐电梯爬山、缓降式蹦极、躺平式漂流……这个暑期,一种被戏称为“窝囊旅游”的新型旅行方式正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窝囊旅游”的核心特征是将传统旅游项目中的体力挑战元素降至最低,以低门槛、低强度的投入换取情绪价值体验。这种追求“最小体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适”的旅行模式,与传统观念中“跋山涉水、挑战自我”的旅游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以重在“取悦自己”的属性,成为当下年轻人出行游玩的“新宠”。
“窝囊旅游”并非真正的“窝囊”,而是年轻人用自嘲消解焦虑的智慧。一部分旅客已经厌倦了“特种兵式旅游”的打卡疲惫和“征服自然”的表演式挑战。他们更渴望一种“不较劲”的旅行——不必攀至险峰,只要坐电梯也能俯瞰山河;不必惊心动魄,只需缓降蹦极也能体验肾上腺素;不必“抗洪式漂流”,躺平随水流即可感受山水之趣。这种看似“怂”的选择,实则是主动松绑,是与自我达成和解的宣言:我不必非要证明什么,只要此刻的轻松与愉悦足够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