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树仔镇:干群同心整治环境 共绘乡村宜居画卷
■通讯员 梁晓聪
本报讯 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动员多元力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连日来,树仔镇以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为抓手,坚持“典型示范、多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强化组织引领,织密动员网络。为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树仔镇每日行动前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温会,对前一天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复盘,研究部署当天攻坚重点,会后由镇班子成员带队到挂片村开展工作,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各村(社区)也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清单,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包片、网格联动”机制,发动各自然村组建人居环境监督轮值队、设立责任区,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整治公共空间、宣传环保理念,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
强化整治力度,夯实治理成效。镇党委书记潘麒超靠前指挥,以“铁腕整治”的魄力凝聚共识,确定以典型镇村、228国道、农贸市场及各村(社区)主要道路为整治重点,将全镇划分16个片区和行动小组,分别针对主村道两侧乱搭乱建、“门前三包”落实、垃圾转运、家禽圈养、风貌提升等10方面开展清拆作业,每日发动260多名村民群众自愿参与整治。截至目前,各片区累计出动车辆机械16辆次,拆除乱搭乱建26处,累计清理乱堆乱放260多处,清运各类杂物垃圾约13吨。
强化宣传引导,共建长效机制。在开展清洁卫生的同时,树仔镇各村(社区)也积极用好村村通大喇叭、微信群、宣传栏等载体,向村民群众讲透政策要求、展示整治成效,拉近干群感情;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开展“板凳夜谈”,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群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参与公共区域维护。
接下来,树仔镇将持续以旦海村、登楼村等典型村为样板,充分发挥“人大+村(居)民说事”机制作用,引导村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轮值活动,全力做好“门前三包”落实、房前屋后绿化美化长效管护、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等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强化监督和宣传,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抓实见效,共绘“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