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江印象带: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特约评论员 吴松
  “鉴江印象带”地处茂名“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当中的北部拓展区,分东西两线,全长约60公里。东线始于瀛洲公园,经潘州、山美、曹江镇、长坡镇至高州水库,西线则始于宝光塔公园,沿鉴江西岸,至南塘镇大塘笃村。两条线发展可谓并驾齐驱,齐头并进,但各有千秋,独具特色,优势互补,别样韵味。“鉴江印象带”将沿线重要节点“串珠成链”,链链相接,环环相扣,交相辉映,熠熠生辉,“生态宜居带”“文化传承带”“富民产业带”相互交织,水乳交融,宛如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将茂名乡村全面振兴的新产业新业态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千年古韵、山水田园、美丽乡村、鉴江绿韵、特色产业、产城融合、区域协调……不但把茂名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向新高度,而且把打造茂名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向新高潮,更把茂名“百千万工程”推向新阶段,从而撬动茂名乡村全面振兴。
  千年古韵,“好心文化”焕发新活力。“鉴江印象带”最具特色、最大亮点在于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鲜活的现代文明融合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茂名人把“好心茂名”的动人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绝伦。高州市委、市政府注重文化铸魂,强化文化赋能,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高州把高凉文化、冼夫人文化、潘茂名文化等“好心文化”元素融入到“鉴江印象带”当中去,让“好心文化”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激发出澎湃动力。曹江镇常态化开展“高凉墟”文化节、冼夫人回娘家·更衣节、“高凉菜”厨师争霸赛、高凉彩玉鉴赏、水灯节,长坡镇旧城村冼太庙的高凉文化节冼太“出巡”民俗活动,富有厚重历史感的传统文化闪耀着鲜活的现代文明光芒,以“文化IP+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的新模式新路径被广泛活用,让“好心”精神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推动茂名“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南塘镇作为广东“枫桥经验”实践创新试点镇,乡村治理的经验做法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成为全省基层治理示范标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好心湖”畔的“全国文明村”南塘镇彭村村,用一把“良心秤”秤出了村民的诚信与良心,秤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与奉公,秤出了“好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鉴江绿韵,绿美生态彰显新理念。鉴江两岸,交通阡陌,绿野仙踪,河水潺潺,“美丽庭院”在绿色掩映中大放异彩。“鉴江印象带”,就是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令人浮想联翩。在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过程当中,高州市委、市政府可谓大视野谋划、大手笔投入、大规模提升、大力度推进,与河湖整治、生态修复、古树保护等结合起来,高位有效开展“鉴江印象带”沿线6600多栋农房风貌提升,建成800多个“美丽庭院”,完成36公里道路绿化美化提升,让绿色生态始终成为“百千万工程”最亮丽的底色。曹江镇“高凉墟”,青砖红瓦,古色古香,尽显高凉古韵,高凉菜博览馆凸显高凉菜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品牌。南塘镇高车村,绿意盎然,树木、绿道、水车、风雨廊桥、吊桥……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诗和远方,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南塘镇彭村村,老支书吴国杨开放式的“美丽庭院”,在欢声笑语中,村民们分享家长里短、交流耕作经验、畅谈乡村治理等,彭村村民积极投身创建“绿美庭院”,打造“美阳台、优庭院、小花园”,“一户一景色,一院一画卷”,独具魅力,创意无限。高州市正以“鉴江绿韵·诗意画廊”为主题加快绿美建设,打造“可游、可憩、可聚”的生态休闲空间。
  特色产业,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鉴江水系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鉴江印象带”犹如花果飘香的世界,鉴江沿线已建成的富硒水稻、番薯、荔枝、龙眼、香蕉、火龙果、淮山薯等7个超千亩种植基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村民沉浸在丰收的欢乐海洋里。长坡旧城村、曹江荷垌村、南塘彭村村等特色精品村,以党建为引领,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辐射带领沿线群众走产业强村富民之路,全长60多公里的特色产业“串珠成链”,“三产”融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燃点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激活城乡发展新动能。“高凉墟”作为创业就业、商贸流通、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曹江镇委、镇政府乘势而上,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联城带村功能,重点打造荔枝、龙眼、黄皮、香蕉、淮山薯等产业基地,通过农产品消费帮扶馆、农特产品展示馆、农产品综合服务站等“窗口”展销“土特产”,采取科技助农、数字链农、通商兴农、品牌强农等重大举措,强力高位推动曹江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曹江镇荷垌村流转30多亩村集体闲置土地,建设大头菜加工产业园,拓展大头菜产业链,打造大头菜新业态新品牌。南塘镇彭村村投入4000多万元,打造展示乡土文化与特产的好心彭村馆,建设占地630多亩的乡村森林公园和百亩莲池,成为茂名市开放式生态观光旅游的新亮点,成为推动“鉴江印象带”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推动茂名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
  产城融合,打造县域发展新路径。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作为广东推动“百千万村工程”率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标志性工程,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的柏桥服务区,流光溢彩,魅力四射,西东两侧主楼的“荔果”“荔叶”,互相呼应,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一幅极具荔枝元素的岭南地标画卷,令人流连忘返。这是茂名探索“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是茂名特色产业与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县域发展新路径的有益尝试。柏桥服务区不仅展现茂名“百千万工程”多元魅力,集中展示“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产品,而且注重文化与体验深度融合,推动沉香体验馆、非遗集市、天河城未来城、天河城奥莱城等多业态多元化发展。柏桥服务区开通刚满月,总车流量就突破了27万车次,143万多人次打卡柏桥服务区,成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名副其实的新顶流。随着千年古荔园的古荔林、国家荔枝种植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的建成开放,茂名正以“茂名速度”推进柏桥荔博园建设,持续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为撬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茂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