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锻造新质生产力 重塑茂名荔枝产业的“甜蜜”力量
杜燕盛
全省首个荔枝主题服务区、荔枝嘉年华、荔枝盲盒、荔枝定制、荔枝露营、诗人荔园采风、荔枝AI助手、无人机巡检、荔枝生长全程数字化管控、金融助“荔”、政府补贴荔枝消费券……2025的茂名,荔枝产业创新活力澎湃,异彩纷呈!
作为享誉全球的“荔枝之乡”,已超过千年历史的茂名荔枝产业正站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茂名市没有固守昔日荣光,而是积极拥抱变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在荔枝的种植、加工、保鲜、销售,以及品牌文化建设等全产业链条上寻求突破,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传统荔枝产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能。
科技引擎驱动生产变革。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茂名荔枝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体现在以AI、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从“经验种植”到“智慧种植”,茂名建成了多个高标准“五化”果园,通过物联网监测站实时收集土壤、气象数据;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病虫害AI秒级诊断,准确率高达95%,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中山大学团队试点的“飞鸟智慧巡园系统”,更是让无人机巡查效率提高5倍。这些“数字果业”的实践,不仅提升了荔枝种植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也为荔枝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荔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的保鲜痛点,茂名大力推广全链条保鲜技术。创新的“田头智慧小站”实现了采摘后一小时内迅速预冷,显著延长保鲜期;纳米保鲜技术、液氮“冻眠”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应用,使得部分荔枝品种常温货架期延长至5天,甚至可以实现数月后“苏醒”仍保持鲜味。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有效解决了荔枝的“远行难”问题,也为茂名荔枝走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2025年出口国家和地区增至22个,出口量预计大幅增长。
全链升级拓展价值空间。茂名荔枝产业的升级,不止于生产环节的科技赋能,还在于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通过大力发展荔枝精深加工,茂名成功推动荔枝从“一季鲜”向“四季甜”转变。依托国家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荔枝罐头、荔枝白兰地、荔枝饮料、冰淇淋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应运而生,广药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入驻,提升了鲜果就地转化和增值的能力。这不仅延长了荔枝的产业链条,也显著提升了产业的整体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与此同时,茂名深度挖掘荔枝文化,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消费场景。通过打造“520我爱荔”等文化IP,举办荔枝嘉年华、荔枝定制等活动,活化古荔园资源,推出荔枝主题文创产品和旅游线路,茂名成功将荔枝产业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拓展为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这种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茂名荔枝的品牌附加值,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营销模式创新激活市场动能。茂名荔枝产业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十万电商卖荔枝”、直播带货、发放电商消费券等举措,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值得关注的是,茂名创新推出的“荔枝盲盒”、节日主题定制等个性化销售模式,精准对接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培育了“节庆经济”新增长点。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茂名持续擦亮“茂名荔枝”区域公用品牌,通过统一品牌LOGO、包装设计,实施“两标一码一证一单”品控追溯体系,强化了消费者对茂名荔枝的品质信任。
政策护航激发新活力。茂名荔枝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化“12221”市场体系建设,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优化海关通关服务,引进农业科研机构,培养本土电商人才……茂名市政府为荔枝产业的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目前正是茂名荔枝采摘季,“十万电商卖荔枝”热火朝天,就连热播剧《长安的荔枝》都植入了茂名荔枝的销售链接,茂名荔枝产业的“新鲜事”可谓层出不穷。今年,茂名荔农和企业不但达成了荔枝产品产量提升,更实现了收入提升、利润提升。茂名市通过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升级、市场模式创新以及政策协同,成功推动传统荔枝产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变革,随着这些变革的持续深化,茂名荔枝产业必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甜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