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众志成城齐动手 共绘幸福绿美图


“花径迎宾”,四季有景。

■通讯员 文治平 黄柯
  本报讯 信宜市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上下统一认识动起来,通过持续开展植绿活动收到显著成效,新增绿美景观随处可见,生态效益大幅改观。
  在县道283云茂高速北界连接线道旁,今年春季种下的两排绿化树木已经茁壮生长,为公路增添了一道绿美风景。据了解,北界镇今春在该路段共种下了1600多株秋枫和仁面子树,成活率98%以上。在北界镇石砚村,石砚河堤旁种植凤凰木72棵,风铃树60棵,绿色植被与河水相映成趣,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为村庄增添生机与活力,同时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在帮扶单位信宜市住建局的支持下,北界镇良垌村绿美建设引入景观营造理念,沿村道打造“花径迎宾”景观带,道路两侧种植宫粉紫荆共280棵,通过乔灌结合、季相搭配,既保证四季有景,又为村民提供休闲科普空间,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双赢。据了解,2024年以来,北界镇新增种植绿化树木17000多棵,全镇绿化率、群众绿化参与积极性持续提高。
  金垌镇聚焦乡村绿化,厚植生态底色,通过制定“一张图”绿化方案,差异化推进各村道“五边”“四旁”绿化。如幸福村,在路旁重点种植紫薇树种,现已开花成景。高车村主要在河边种植凤凰树,布置出一道独特河岸景观。金垌中学在校园内开展种植“亲子林”活动,提升了校园绿化率,“园林式”校园景观初显。金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至2025年,该镇累计种植树木超1.2万株,成活率90%,实现25个村居绿化覆盖。
  近两年来,无论从城区到镇圩,还是从村庄到校园,绿化植树,爱绿护绿已成共识,大家出钱出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在朱砂镇安莪中学,校门前曾是一片闲荒地如今变成黄花风铃景观林。
  池洞镇在镇村“四旁”“五边”见缝插绿,种植景观树种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这几年池洞的绿化做得很漂亮,如绿道、河堤,有很多人来这里散步,大家感觉很舒服。”该镇群众说。据了解,该镇提前谋划绿化工作,筹措资金30余万元,在春节前完成苗木储备。通过集中培训提升管护水平,打造“人大林”“青年林”等特色绿化区域,全年种植树木8200余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大成镇通过义务植树、认捐认种、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今年以来,该镇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社工、群众,开展乡村绿化义务植树活动超20批次,在15个行政村完成红花紫荆、桂花、铁冬青、秋枫、宫粉紫荆、火焰、甜柿、三华李、坚果、油茶、沉香、八角等树种的种植,共计4800棵苗木,绿化面积达2.493公顷,绿化长度为21.86公里。经过科学悉心管护,如今那一棵棵苗木生机勃勃、迎风而立,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如福禄村,利用村道旁边空地种植的一片宫粉紫荆林已成福禄村新景观。
  笔者从信宜市绿美专班了解到,为了常态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提高全民关注度与参与度。信宜市构建多维度规划框架,实现“县镇村绿化一张图”精准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形成“面-线-点”三级联动模式。面上,信宜市统一制定村绿化区位图,确定各村种植地点、数量和树种。线上,以“百千万”典型镇、村建设为牵引,通过乡村绿道有机串联“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连线成片编制“沿云茂高速风貌带”“锦江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绿化规划图。点上,各镇村重点围绕“四旁五边”,按照“五个一”建设标准,即一片桑梓林、一块休闲绿地、一条景观路、一批美丽庭院、一片生态林,逐村绘制绿化矢量地图,建立覆盖370个行政村的空间数据库。至5月,信宜市已完成11.5万株乡村绿化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