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高州曹江镇:人文古迹里的中国叙事
■阮乐熺
临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高州曹江镇,青山碧水间,四座跨越千年的人文古迹静静伫立。冼太庙的碑刻铭文、安良堡的碉楼光影、高力士衣冠冢的沧桑碑碣、谢赖大王庙的斑驳壁画——这些被时光浸润的文化遗存,宛如解码中华文明的密钥,在岭南大地的褶皱里,镌刻着中华民族交融共生、守望相助、天下为公的精神图谱。
高凉岭冼太庙:巾帼丹心照汗青
南粤名山高凉岭巅是冼夫人屯兵习武之地,千年板栗树与奇峻试剑石巍然屹立,冼太庙的飞檐斗拱间,流淌着1500年的家国叙事。据《隋书·列女传》记载,公元6世纪的岭南百越杂处、部族纷争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冼夫人以俚人首领之女的身份,于战火中崛起,被尊称为“岭南圣母”。她与罗州刺史冯宝联姻,开创了南北文化融合新纪元:引入北方农耕技术,推行律令制度,以“恩威并施”之策平息二十余起部落争端,让岭南呈现出“蕉荔之圩,弦诵日兴”的繁荣景象。陈朝年间,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她亲率百越联军,“跨马擐甲,与陈将章昭达水陆俱进”,一举平定叛乱;隋朝时,她受封“谯国夫人”,开府治事,成为中央政权联结南疆的重要纽带。其“唯用一好心”的精神遗产,至今镌刻在庙内《冼夫人记》碑刻上。虽历经风雨侵蚀,“抚循部众,压服诸越”的字迹依然力透石背。
每年农历十一月廿四冼夫人诞辰,海内外信众沿着千年石阶拾级而上,古礼祭祀与非遗展演相互辉映。庙中冼夫人雄姿英发的塑像目光如炬,远眺南海,恰似她当年“保境安民”的永恒守望。这不仅是岭南的精神图腾,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注脚,诉说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融合”的永恒主题。
安良堡梁氏大宅:古堡春秋见担当
鉴江支流环抱的竹林深处,码头依旧,1.3万平方米的安良堡安然矗立。青砖墙上的弹孔与灰雕,共同书写着百年传奇。清咸丰元年(1851),粤西富绅梁纯斋目睹山贼肆虐,“倾其所有,筑堡庇佑民众安危”,历时三载建成这座“岭南第一堡”。古堡外墙厚1.2米,环立8座碉楼,枪眼设计暗合军事防御几何学;内部棋盘式院落暗藏玄机:数十粮仓可储三年之粮,尽显传统士绅“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建筑内木雕灰塑精湛绝伦,南洋进口的彩色玻璃折射出晚清开放视野,中西合璧的建筑美学,成为岭南文化兼收并蓄的实物例证。
从清末“商船辐辏、灯火彻夜”的商贸重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粮食仓库,再到2017年梁氏后人无偿捐赠给政府,这座古堡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同频共振。如今,大宅修缮工程正有序推进,未来岭南建筑艺术展、非遗文化陈列将次第开放,曾经的防御工事将化作文化传承的殿堂。其“聚族而居、保境安民”的历史,以及“人为柱石坚无比,我作干城厚有余”的家训,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微观样本。
风梢岭高力士衣冠冢:宦海浮沉赤子心
在满坑村风梢岭的绿树掩映深处,“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赐扬州大都督高公之墓”的碑碣,默默诉说着一位传奇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高力士(本名冯元一)作为冼夫人六代孙,出身岭南名门,幼年入宫。因“性谨密,能传诏令”深得唐玄宗信任,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封齐国公,参与平定韦后之乱、协助开创“开元盛世”,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为杨贵妃献岭南荔枝,创建荔枝园,全凝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中,晚年流放巫州,玄宗病故后他“北向号恸,呕血而卒”,墓志铭赞其“事君之节,终始无亏”。
“力士脱靴”虽为后人杜撰,但其墓前“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相传至今,印证着历史对其功绩的肯定。作为唐代官员中罕见的“忠臣”代表,他的一生横跨宫廷与民间、集权与分权,折射出中华文明中“忠”与“义”的复杂内涵。如今,衣冠冢周边的鉴江印象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其中俚寨文旅规划正试图还原这位“岭南名臣”在历史长河中的真实面貌,让史书上的符号化作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大谢岭谢赖大王庙:云雾深处融共生
大谢岭的氤氲雾气中,谢赖大王庙宛如一枚时光琥珀,封存着岭南早期族群融合的密码。据《高州府志》旧称赖谢岭,古代为俚人聚居地,庙中供奉的谢赖大王神像头戴羽冠、手持玉圭,仍保留着原始图腾崇拜的鲜明特征。民间传说中冼夫人“智服大谢王”的故事,实则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岭南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的历史隐喻:庙内清代壁画中各民族共耕的场景,与“二十四坑对应二十四村”的地理布局相互印证,勾勒出岭南从“化外之地”到“礼仪之邦”的演进轨迹。
每逢初一十五,村民携三牲登庙。庙祝讲述的“神铲开塘”传说虽已蒙上神话色彩,却生动保存着先民协作开发的集体记忆。这座扎根民间的信仰空间,见证着中华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包容特质,成为研究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活化石”。
从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到家国同构的古堡精神,从高力士的“终始事君”到谢赖大王信仰的共生智慧,曹江镇的四座古迹如同四卷立体史书,书写着中华文明在岭南大地的独特演绎。当现代文明的浪潮奔涌向前,这些镌刻在青砖黛瓦上的中国故事,正以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诉说着文化根脉的延续、民族精神的传承。它们不仅是岭南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见证——每一块青砖都是历史的刻度,每一片黛瓦都是文明的符号,等待世人在触摸中感受“何以中国”的深层密码,在聆听中续写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