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我市水果“舌尖安全”防线


吴征远(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202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于高州市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的决策部署,针对荔枝、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集中上市的关键时期,全面部署“一品一策”药物残留专项治理行动。这场会议,不仅是守护万亩果园、维系亿万消费者信任的庄严承诺,更是一场关乎民生、产业与未来的“舌尖保卫战”。
  茂名作为“全国水果第一大市”,水果种植品类丰富多样。近年来,各类水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品质声誉也日益提升。然而,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忽视。长期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板结、水源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强形成恶性循环,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农药残留超标则可能引发急性中毒或慢性疾病,严重危及消费者健康,还会损害茂名水果品牌声誉,造成市场信任崩塌,尤其对出口创汇产生不利影响。
  各县区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指示精神,积极借鉴高州市的成功经验。高州建立“三级网格+包点双保险”监管体系,设立镇级、村级网格,配备充足网格员“包田到户”,实现市、镇、村三级网格全覆盖,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组织“田头课堂”,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县级检测室、镇级快检室,实现镇级检验检测体系全面覆盖。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安装防虫网、悬挂黄蓝板、使用杀虫灯等。通过综合施策,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
  筑牢舌尖安全防线,本质上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高州“田头课堂”已累计培训1.2万人次,课堂不仅明确告知“什么药不能用”,更传授“不用药怎么办”的技术。在曹江镇,生物防治取代化学杀虫剂,赤眼蜂成为果园害虫的天然克星;在沙田镇,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农药利用率提升30%,果品甜度反而更高。得益于对“舌尖安全”的重视,2024年高州荔枝出口量同比增长15%,多个高端商超设立直供基地,每斤售价提高2 - 3元。这些喜人的成果充分证明,“当安全成为核心竞争力,绿水青山才能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农药残留是威胁水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风险因素。相关部门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底线思维。要聚焦重点问题产品,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推动追溯应用与风险监测预警;要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压实行业责任,以零容忍的态度守住“舌尖安全”防线,全力维护茂名水果这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