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主流媒体聚焦信宜看高质量发展新貌


■通讯员 温程鸿 黄瑜
  本报讯
为深入展现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丰硕成果,日前,“走进春天里的茂名”央地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信宜,聚焦健康城、生态城、教育城建设看信宜高质量发展。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中国网、人民网、央视网、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茂名日报社、茂名广播电视台等央地主流媒体,茂名市委宣传部,信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文旅融合:激活经济新引擎
  上午,采访团首站抵达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区,实地观看夜间经济带建设。作为茂名“百墟千村振兴计划”示范墟,窦州里以窦州古城建筑为底蕴,融合猛犸牙雕非遗文化、智能图书馆等现代元素,打造集“文化体验+消费场景”于一体的文旅商圈。中国牙雕艺术馆内,600余件信宜籍大师朱忠盛的猛犸牙雕作品惊艳亮相,非遗技艺与生态科普在此交融;新图书馆采用“政府+企业”运营模式,引入VR阅读体验区、智能设备,2024年试运营期间接待读者超百万人次,成为粤西公共文化服务标杆。街区内“信”字号品牌店的优质农产品,通过“两标一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集中展示了信宜农产品的特色和内涵。
  不少记者表示,这里将文化、产业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不仅是信宜文旅融合的生动体现,更是“百千万工程”的有力见证。

  教育医疗:民生工程筑牢幸福根基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采访团了解到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依托华师教育资源,仅一年时间便形成“智慧校园+全人格教育”特色,2024年秋季在校生达2962人,硕士学历教师占比4.1%,成为粤西教育新名片。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的县域医疗改革经验备受关注,该院通过与中山六院深度合作,建成粤西桂东首个肿瘤防治中心,配备PET/CT、直线加速器等顶尖设备,实现“家门口治大病”,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数字化医共体向信宜市行政村覆盖,让信宜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

  产城融合:国企改革与新城规划双轮驱动
  在集信国控公司,采访团探访了县属国企转制上市的“信宜样本”。这家由“建筑材料试验室”蜕变而来的检测认证企业,2024年成功登陆港交所,建成全国首创的无人值守智慧实验室,拥有3183项检测参数资质,业务覆盖建筑、食品农产品等领域,成为县域科技创新标杆。
  玉都新区城市设计展厅则展现了信宜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图景”:“北部山水居、中部现代城、南部活力湾”三大功能区渐次成型,华师附属学校等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体育公园、书香公园等生态空间,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生态山城。
  不少记者表示,玉都新区的规划建设以人为本,从教育到医疗配套、生态环境打造,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信宜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喜人成果。
  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主编魏博表示:“可以看出信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地方的生动实践。我感到信宜生态非常优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非常完善,产业发展极具活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总之,我非常喜欢信宜的文化氛围和蓬勃朝气,在春天与信宜相遇是一次难忘的美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