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筑全链发展体系,打响产业强牌


朱尧(化州)
  茂名日报近日报道了茂名土特产以“三牌”发力、全链升级的发展态势。其中,“精筑全链发展体系,打响产业强牌”这一举措,笔者细细品味,深感其意义重大。
  开春以来,我市可谓热闹非凡。先是信宜三华李、化州化橘红花开成海,吸引众多市民前往观赏。随后,荔枝、龙眼花也相继绽放,再次掀起赏花热潮,不少人前往各个种植区,在大自然中吸氧洗肺。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对这些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这些赏花活动已然成为茂名春天的盛事。在种植区,有心人不难发现,在三华李、化橘红、荔枝和龙眼的花儿欲绽未绽之际,就有一群人忙碌起来。他们用大货车将一箱箱蜂箱运到树下,转眼间,成万上亿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蜜。正是这些人和勤劳的蜜蜂,以辛勤的付出开启了花儿的甜蜜旅程,也为各种果子的衍生产品开拓出多元化发展之路。
  其实,采集花蜜的历史由来已久。但过去,大多是农户零散采集,不成规模。自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在支农、扶农、助农方面下足了功夫。各地在构建全链发展体系上积极作为,除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外,还每年组织观花赏果活动,广泛对外宣传推广本地土特产,成功吸引了大量人气和财气。许多养蜂户敏锐捕捉到花蜜商机,多方寻求合作,通过大规模采集提高产量,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蜂蜜品种,以此延伸土特产的附加值,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茂名作为水果大市,荔枝、龙眼、三华李等土特产早已闻名省内外。近年来,相关部门在推动农村种植发展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通过多种渠道拓宽产品销售途径。在产品开发方面,注重深加工,在产品包装和品种上不断创新,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单一性风险,既提升了产品自身价值,也为种植户的创收提供了更有力保障。以橘红采蜜为例,如果采出的蜜仅作单纯食用,其经济价值有限,销售渠道也较为狭窄。但经过一系列加工,利用橘红蜂蜜开发出各类绿色产品,便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和味蕾享受。多一条发展路径,就多一份收益,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多方共同努力,目前我市已开发出化橘红系列产品,涵盖饮料、饮片、保健、香料等多个领域,取得30多项专利技术;引导近20家化橘红经营主体入驻,对化橘红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监测,加速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又如我市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吸引广药王老吉入驻。广药王老吉利用国内先进的荔枝榨汁生产线,推出海盐荔枝、桃桃荔枝、凉茶荔枝等20多个荔枝饮品。在其带动下,一批荔枝加工企业不断成长,通过深加工将荔枝转化为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等高附加值产品,不仅提高了荔枝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农民增收。
  这一系列举措,是我市推动“百千万工程”、拓展地方特色经济的生动实践。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极具前景,产品多元化发展契合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需求,不仅能将各地特色产品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极致,还能为其他产品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夯实并壮大土特产产业发展基础,切实打响产业强牌。乡村要振兴,土特产要声名远扬,仅靠上级扶持远远不够,还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要给予物质支持,更要传授致富方法,让他们在致富路上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甚至探索出更多致富新模式。这样的模式多多益善。只有在土特产的生产、开发、加工、销售等全链条上多动脑筋,让整个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才能将产业这张强牌打得更响亮,让“百千万工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