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柏桥人都是古荔树的守护者”

⑤

▲何树志接受记者采访。

何树志把树干上寄生的藤蔓清理干净。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积均 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晖晖
清晨的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里,有一个身影在沾染了露水的石板路上行走察看,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何树志,是柏桥村的一位古树守护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个面积80亩,保存有39棵逾500年树龄的荔枝树,有9棵的树龄甚至超过了1300岁的荔枝种植园内巡逻,仔细观察古荔枝树的生长情况。
古荔枝树守护,重点在巡园
当下正值荔枝开花,今年是荔枝大年,一簇簇荔枝花开得繁盛,可是何树志却有点眉头紧锁。“开始挂果了,也要开始防虫了。”何树志告诉记者,荔枝要收成好,防虫是关键。在柏桥村荔枝种植园,是定时除虫的。
“近些年农业科技越来越先进,种植园里也增添了很多荔枝大数据装置,能更准确报告病虫害,让我们可以对症下药,驱除害虫。”何树志指着石板路旁的“茂名荔枝大数据”装置,说这些科技大大减轻了古树守护人的工作量。
何树志在巡园时告诉记者,巡园凭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每棵树的生长情况有不同,我们这些古树守护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比如说,如果古荔枝树的树叶莫名奇妙地黄了,那就是遭受虫害了。这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地上,有没有害虫的排泄物,如果有,那就可以确诊。确诊后,就得找到蛀虫的洞,注射药物进去杀虫。”
“一次巡园,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两个小时。看有没有发现要紧的事。”何树志说,最怕刮风下雨的天气,因为古荔枝树通常树干都中空了,有大风刮来,很容易刮断树干,这样就是莫大的损失。“所以,遇到要加固的地方必须加固,需要支撑起来的地方也必须要加上支撑。”
已经干枯的枝干,就要当断则断,要锯掉避免毁掉整棵树。何树志从地上拾起一块掉落的树皮,痛惜地说:“这截树枝已经干枯了,树皮都掉落了,必须要尽快锯掉。”说完,他就打了电话,通知专业人员来处理。
一边巡园,何树志一边把树干上寄生的藤蔓清理干净。“这些寄生植物如果不清理,长大了就吸收古树枝干上的营养,渐渐就抢夺了养分,让原来的枝干枯萎。”
至于地上的杂草,何树志却不选择清除。“有草的地方,说明这地方的土壤没有板结,才适合荔枝的生长。在摘完果后,我们还要松土,补肥,才能让古荔枝树一年接着一年开花、结果。”
现在轮到我们保护古荔枝树了
“每一棵古荔枝树都要用心守护!”何树志饱含深情地看着园中参差不齐的古荔枝树,他是柏桥村委会岭腰村人,家就在这个种植园旁边,“我从小就在这个种植园里玩,这里就是我童年时候的游乐场,这些树,是看着我长大的。现在,轮到我保护它们了。”
何树志说,这些古荔枝树就好像守护村子的自家人,最古老的荔枝树已经守护村子1300多年。“这里的每一棵古荔枝树的荔枝,我都吃过。我对荔枝树生长的认识都来自祖祖辈辈的传承,现在保护它们的重任传到我这辈人手上,我们就要好好守护它们,让这些古荔枝树继续传承下去。”
“从古至今,柏桥人都是守护古树人。”何树志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在20世纪记工分的时候,村里把每棵树都标记了分数,让划分任务的家庭更加珍惜养护。
“1000多年前的树能保存到现在,没有世世代代的守护者,是不可能实现的。”何树志说,守护古荔枝树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想跟所有来种植园参观的游客说,要文明观赏古荔枝树,拍照时不要靠得太近,把泥土都踩得板结了,这样对古荔枝树不好,荔枝树不喜欢板结的土壤,荔枝的根系在泥土里是要呼吸的。”
2022年,何树志被授予“广东首批荔枝古树守护人”称号。如今,柏桥村共有6名古树守护人,他们每天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分片守护着这份超过千年的活历史。
2025年1月1日起,《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正式施行,为茂名加强古荔枝树保护、活化古树资源利用、促进荔枝文化传承发展等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正式实施后,我们守护这些活化石就更有底气了。”何树志说,现在守护古树成了全民共识,“巡护这片古荔枝树的,不仅仅有我们古树守护人,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群众,更有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使千年古树还能继续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