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工场”织就民生幸福网


吴征远(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河西街道油城社区“微工场”举行揭牌仪式,旨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开展党建引领社区运营试点,丰富社区服务、促进居民就业、发展社区经济,实现社区服务治理一体化发展。这一方小小的工场,是我市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一扇窗口。
  在党建引领下,油城社区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引领+政企协同+就业赋能”服务居民的新阵地,通过“敲门行动”“红色家访”“小区恳谈会”等方式了解居民就业增收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实地考察、物色场地,完善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微工场”成立后,社区积极对接供货商提供来料加工、特色产品,并针对就业群体开展加工、销售等多项技能培训,同时制定薪酬标准,保障居民切身利益最大化,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微工场”的成立,彰显了党组织不只是民生诉求的接收者,而是资源整合者、机会创造者和利益协调者。
  揭牌的当天,首批32名居民现场签订灵活就业协议,企业技术员手把手指导缝纫技巧的场景,让这场仪式褪去了形式化的外壳,展现出实干为民的质朴本色。短短三个月试运行期间,“微工场”已交出亮眼答卷:承接3家企业外包订单,开发手工艺品线上销售平台,创造就业岗位127个,户均增收超2000元。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小区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独居老人在穿针引线中重拾生活热情;单亲妈妈凭借精湛技艺成为小组导师;曾经的麻将桌渐渐被裁剪台取代;邻里间的点头之交在协作中升华为互助情谊。
  油城社区的探索,为全市推广社区微工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从硬件上看,全市63个社区现存闲置物业超4.2万平方米,稍加改造即可变身生产空间;从产业适配性分析,劳动密集型的服装配件、电子元件组装等工序,完全能够下沉至社区完成;从运营机制创新观察,“社区搭台-企业供单-居民创收-税收反哺”的闭环模式,既保障了企业降本增效需求,又实现了居民稳定增收。“闲人、闲地、闲资源”被重新激活,社区逐渐从单纯的生活单元进化为微型经济生态圈。
  油城社区“微工场”的成立,不仅为社区居民搭建了就业增收平台,而且激励更多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助力形成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引入更多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项目,真正实现送项目到社、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打造社区运营新标杆,用“微工场”为民生织就覆盖全市的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