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发展赏花经济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特约评论员 蔡湛
“此景只应天上有,橘红花下享春光”。橘红花开时节,茂名日报社于3月22日在化州市石湾街道复兴隆科研中心化橘红标准化种植基地,举办2025化橘红赏花闻香露营嘉年华活动,让市民感受化橘红千年历史积淀,丰富乡村游内涵,为赏花经济发展树立标杆。
“以前果树只结果,没想到开花也能挣钱”。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日前报道,高州市利用荔枝花打造赏花经济,多项赏花文旅活动红红火火。在根子镇,连绵起伏的荔枝林里鹅黄的花朵簇满枝头,2025年高州荔枝赏花叹蜜游春活动3月17日在贡园举行。前来赏花尝蜜的游人络绎不绝,面向游客的荔枝定制获得大量订单,荔枝花蜜和荔枝干等土特产销售畅旺,农家乐、民宿等也因此热起来。
岭南春天,姹紫嫣红。随着特色水果产业带的次第开花,广袤的茂名大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赏花热潮,不仅形成“春季赏花、夏秋摘果”经济带,延伸水果产业链条,提升水果产业附加值,而且丰富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带旺乡村经济,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赋能“百千万工程”上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从自发的小规模赏花游到规模化的赏花经济,是“百千万工程”在乡村落地转化、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一项成果。随着“百千万工程”的蓬勃展开,荔枝、龙眼、橘红、沉香等果木种植向规模化跃升,形成的花海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各地将农文旅作为重点,以分布广、人气高的果树开花季发展赏花经济自然顺理成章,有序展开。高州市连续5年在荔枝花期举办赏花活动,以花为媒,架起城乡融合、双向奔赴的农文旅桥梁,每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带动20万农户增收致富。信宜是闻名遐迩的三华李之乡,种植面积32.8万亩,产业链产值53.2亿元,其中钱排镇三华李种植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早春时节,钱排镇10万亩三华李由山脚到山顶,花开烂漫,花团锦簇,鲜艳洁白。信宜市在钱排镇举办长达21天的李花节活动,包括赏花、水上花灯祈福、非遗巡游等富于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轮番精彩上演,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李花赏花热点燃乡村烟火气。钱排镇村民开的特产超市,三华李果脯、果酒、文创产品被购买一空。乡村餐饮店从早到晚,顾客一拨接一拨,翻台都翻不过来。由此可见,广泛兴起的赏花热,让果农直接多了一项收入,也带旺水果种植区的乡村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成为乡村经济新热点。应当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展赏花经济,从产业链的前端延伸做大特色水果产业链条,挖掘和提升乡村多元价值。
让花果经济成为文旅热点,科学规划、精准布局、完善配套是关键。由于赏花期较为集中,让赏花经济“花好”又“长红”,应当选择交通条件好、种植规模大、周边文旅景点多的种植基地打造赏花龙头景区,引进社会资本建设酒店、餐饮、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形成知名景点,既方便赏花,又为水果采摘和周边文旅提供服务。信宜市在三华李第一镇钱排镇打造“李花谷”“山水双合”景点,联动周边15个农文旅项目,建设面向广佛、粤西、桂东南游客的集花果、民俗表演、农事体验、户外拓展等于一体的农文旅休闲目的地,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就是对此富有说服力的例证。千年荔乡高州市以“大景区”思维,串联多个荔枝产区,充分利用荔枝博物馆、荔枝种质资源圃和古荔园等资源,高标准建设柏桥荔博园,形成集赏花、旅游、农家乐、采摘品果为一体的荔枝文旅产业带,既丰富了游客的观光游玩体验,也提升了水果产业附加值。由于赏花、摘果、农事体验等,体现了城市居民对自然生态的向往,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广阔的前景。应当抓住农文旅需求爆发的机遇,用好果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赏花、采摘、农事体验、研学等丰富多彩的农文旅形态,走出一条以花兴农、以旅促农、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让水果产业绽放更多“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