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研学不妨多一些


周平(茂南)
  日前,50余名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走进高州市石鼓镇广东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主题研学活动——2025“丝苗万里香,好米高州产”开耕节。活动以“知来处、明当下、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小记者们以劳动实践感悟农耕文明,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小记者们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参观浩田农业育秧中心,了解现代化育秧设备和流程,观看自动化播种、恒温催芽等环节。在研学现场,小记者们撸起衣袖、挽起裤腿,化身小农夫,埋头、弯腰、插秧,虽然大家的脸上、手上、腿上都沾满了泥水,却感受到了农耕劳作的快乐。“今天是第一次插秧,觉得很特别很新鲜,插秧看起来简单,其实一点也不容易。”不少小记者感慨,同时也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层含义。“犁开千年土,播种未来梦”,此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领略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对现代农业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在心中播下了“珍惜粮食、敬畏自然”的种子,很有教育意义。
  在泥土芬芳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农事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是简单的劳动教育研学之旅,更是一场生动的文化传承课。在现代化进程中,农耕文化研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明根源的窗口。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化。从神农尝百草到大禹治水,从二十四节气到农耕谚语,农耕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孩子们在插秧、播种、收割的实践中,不仅学会了农事技能,更深刻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
  当前,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通过农耕文化研学,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农具博物馆里,他们惊叹于先人的智慧;在田间劳作中,他们领悟到勤劳节俭的美德;在节气活动中,他们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这种沉浸式体验,走进田野,俯下身子,亲身体会,比课本上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
  农耕文化研学活动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孩子们将田间见闻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收获的喜悦;将农耕知识融入生活,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增强文化自信。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充满创造力的延续。
  文化传承需要代代接力。当孩子们在泥土芬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自信的种子已悄然播下。这些种子终将生根发芽,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这样的研学不妨多一些,让孩子亲近泥土,了解农耕文化。这样的农耕文化研学活动,正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守护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