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脉 赋能乡村振兴


吴松
  近日,由茂名市非遗保护中心指导,燕山生态民俗园理事会、吴廷瑜非遗保护工作室主办,以“传承非遗文脉 弘扬家国情怀”为主题的2025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文化节在茂南区袂花镇上村燕山生态民俗园顺利举行。非遗文化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亮点纷呈。非遗花灯惊艳亮相,岭南知名书画家现场泼墨挥毫,百头醒狮与武术精英同台竞技,奖教奖学与家风家训同频共振,扶提崇德文化与好心文化相得益彰,中原文化与高凉文化水乳交融,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2025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文化节,不但把扶提崇德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精神要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彰显了扶提崇德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和创造力,而且借助沉浸式文化体验与创新性实践,把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融合起来,传承发展吴廷瑜家训“扶持培国脉,提拔保民心”,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茂名的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推动茂名市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25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文化节把传统祭祖习俗与非遗展演结合起来,把至德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把传承家风家训与茂名“好心精神”结合起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2023年8月,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被茂名市茂南区政府批准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千年古村袂花镇上村,不遗余力地推进燕山文物(燕山吴廷瑜墓、扶提庙、上村古井又名千年燕福古泉)保护和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效果显著。就以2025年非遗文化节来说,上村不是为举办而举办,而是从赋能乡村振兴的高度,用心用情用力办好非遗文化节,把传统缅怀先祖的祭祀习俗与非遗文化展演结合起来。燕山播迁地高州市石板镇贺村的茂名市非遗花灯首次惊艳亮相燕山,手工制作细腻、灵巧、精湛,灯饰新颖、璀璨,令人叹为观止,既体现吴氏迁徙悠久的历史脉络,又展现拳拳的家国情怀;百狮汇演,锣鼓喧天,技能毕现,令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世遗吴氏武术精英同台竞技,把传统武德精神发挥得酣畅淋漓,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二十余位岭南知名书画家,以“扶提家训”为创作主题,泼墨挥毫,妙笔生花,魅力绽放,灵动的艺术表演手法,巧妙地将书法艺术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尽显艺术魅力,令人赞不绝口;创新性地将家风家训元素融入非遗文化节,开展奖教奖学、杰出孝贤奖、非遗保护先进村庄和个人、扶提家训研讨会、中华优秀家教家风专题讲座等,成功构建起较为全面完善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找到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实践新路径。
  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的精神内核突出“崇德”二字,注重与新时代文明的深度融合,彰显好心文化、好心精神的高度契合和传承发展,巧妙地实现了中原文化与高凉文化的有机结合。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茂名燕山扶提崇德文化成为耕读传家优良传统的生动注脚,在千年古村上村演绎了上千年。它所蕴含的“崇德”精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品德传承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成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多得的典型案例。吴廷瑜扶提家训的精神要义主要表现为“爱国 亲民仁孝清廉重教开拓”,与冼夫人好心文化的思想内涵“忠贞爱国民族团结心系人民改造社会”一脉相承,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初心。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与吴廷瑜的“提拔保民心”,所倡导的都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团结要用心用情,彰显了一种“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乃是一笔极为珍贵的非遗文化财富。
  上村每年都举办一次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文化节,旨在“阐发扶提家训,厚植好心文化”。非遗文化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教育和扶提崇德文化教育,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对推动燕山文物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赋能乡村振兴,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振兴,激发“百千万工程”新动能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广东省纪委及茂名电视台摄制多辑专题片,政协委员提出系列提案,都围绕“扶提家训”与“好心文化”的融合而开展,省、市政协都把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作为“提案成果转化样板实例”。2025茂名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文化节,主办方更是创新活动模式,打造文化新业态新动能,把非遗文化节作为茂名市“百千万工程”文化实践项目来打造,通过“非遗+文旅”新模式新体验,设立“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示区”,集中展示吴氏宗亲在非遗产品开发、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目前,吴廷瑜家训馆、燕山扶提好心广场、燕山扶提崇德习俗非遗博览馆等文化地标相继建成开放,“一馆一园一基地”的燕山生态民俗园已然成型。
  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数字化保护、青少年研学、农文旅等多元方式,持续推进扶提崇德文化非遗活化利用,必能为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