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驻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供电部门“贴身”护航春耕生产
赋能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子”


枫木咀松茸收获喜人。通讯员 叶泽 摄
本报记者 邓海菲 通讯员 叶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万象“耕”新正当时。近日,记者跟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电网公司驻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南方电网广东茂名化州新安供电所工作人员,一同走进新安莞草塘育苗基地、枫木咀松茸和小葱种植基地,实地了解作物生长、灌溉、采摘和销售等情况,感受他们带给这片广阔土地的变化。
助农增收的“红松茸”
在新安镇山埔红松茸种植基地,一簇簇肥嘟嘟、圆滚滚的伞状红松茸,顶着红棕色的“小脑袋”,如雨后般破土而出。而三三两两的农户分散到田间地头,正抓住农时辛勤采摘,看着一筐筐的红松茸,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红松茸属于我们的试种项目,试验田共有10多亩。”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电网公司驻新安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干部朱乾华说道。
据了解,为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利用农田冬天闲置的空档,积极引入优质农产品种植技术,其中红松茸种植项目便是重要一环。该项种植由省农业农村厅提供菌种,专家指导农户种植。试种成功后,工作队还邀请了茂名、化州的农业专家到基地进行产品安全检测,确保红松茸的质量。同时,工作队积极对接销售渠道,让红松茸能够顺利走进市场,为农户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如今,试验田的红松茸收成可人。记者现场看到,收购商提前与种植农户约好,走上田头收购。“在工作队的帮扶之下,我们利用闲置的土地进行复耕复种,雇用了当地村民来种植、采摘,年前种下了一批红松茸,大概50天就可以收成了。”新安村委会村干部彭水莲高兴地说,现在的产量是每日300斤左右,收购价15元每斤左右,每天收入约4500元。“这样,不仅村委有收益、村民有收入,又改善土壤,为春种打下基础,大家都很开心。”
长势喜人的“铁杆白葱”
“铁杆白葱”抗寒、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在诸多引领百姓走向富足生活的产业中,“铁杆白葱”正崭露头角,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化州市农业托管服务中心的种苗繁育基地,葱苗绿意盎然,自动化喷淋系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灌溉。由新安村通过集中流转和托管土地种植的120多亩的“铁杆白葱”,正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
“为助力育秧中心白葱种植,我们工作队协调当地供电部门新架设1200米线路,增加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安装三相动力表到户,有力保障了电动抽水泵、自动化喷淋系统用电需求。”朱乾华说,目前该基地已实现了种植的现代化管理,劳动力均来自附近村庄,按每亩白葱从种植到收获需8人,每人每天收入100元计算,总计能为村民增收9.6万元。
力往一处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为了有效推动化州市经济农作物发展,供电部门也聚焦农业发展新特点、新形势、新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农业用电资源配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赋能“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优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供电所会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停电检修计划,随时响应农户的用电需求。”新安供电所配电运维班高级作业员梁华杰告诉记者,目前,各项保供电措施正在有序推进,为接下来的春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