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文艺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
朱尧(化州)
近来,我市文艺界积极响应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努力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切实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助力。
一直以来,我市文艺工作者始终扎根基层,坚持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每年都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歌颂地方特色农产品与产业的文艺作品。这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更是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化州的化橘红、高州的荔枝龙眼、电白的海产品与陈香、茂南的罗非鱼、信宜的三华李等,都是当地的“金字招牌”。尽管各地各部门不遗余力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但正能量的宣传永远不嫌多。文艺工作者若能精准把握农产品的特性,以生动、易懂的文艺形式展现其魅力,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传颂的作品,无疑将为农产品宣传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
为了给文艺工作者提供更多创作灵感和素材,我市文艺部门积极组织各类下基层创作、采风活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了深入基层、贴近生活的创作平台。在这些活动中,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用文艺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和贴近生活的语言,为农产品代言,为企业加油鼓劲。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创作,不仅展现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果,也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围绕各地当前的重点工作,紧扣主旋律,创作更多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只要文艺工作者坚守讴歌新时代、服务群众的初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弘扬正能量,就一定能够创作出具有茂名特色、体现地方文化底蕴的精品佳作,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文艺力量,书写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