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国韵悠扬 传承经典
茂名市第六届国学诵读大赛圆满落幕
▲乙烯小学鹤鸣吟诵社吟唱《孝经》
▲小学组一等奖陈思妤
▲中学组一等奖 罗楚淇
▲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茂名市东南高级技工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小学组、中学组二等奖合影
▲小学组、中学组三等奖合影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池榕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丽云 林夏
经典回响,韵传千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热爱,提升其国学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3月1日,茂名市第六届国学诵读大赛决赛在市图书馆举行。
本次大赛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市图书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好心湖)环线科普基地、天下人购书中心协办,茂名市国学学会承办。活动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各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初赛评委筛选和复赛网络公众投票两个阶段,最终中、小学组各30名选手脱颖而出挺进决赛。
选手动情诵读经典观众:希望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比赛
决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首先进行的小学组比赛,选手们的选题既有《将进酒》《长歌行》《陋室铭》《水调歌头》《天问》等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也有《沁园春·雪》《春》《唐诗里的中国》《美哉,诗经》等近现代名篇。选手们的诵读声略显稚嫩,却蕴含了充沛的激情,悠扬的配乐和有趣的舞台表演带给观众许多惊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10号选手彭旸程头戴蝴蝶花环在鸟鸣声中登场,她深情地演绎着朱自清的散文《春》,比赛现场仿佛也充满了鸟语花香;19号的陈思妤带来了《天问》节选,她精心设计了舞台站位,随着诵读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语调由缓变重,铿锵激昂,引人入胜;21号的郑芊祺结合着节奏感十足的配乐诵读了《朝代歌》,像是快板又像饶舌说唱,现场的观众也忍不住跟着打拍唱和;乙烯小学鹤鸣吟诵社带来了齐诵表演,师生们身穿汉服先行作揖礼,随后在悠扬的古琴声伴奏中吟唱《孝经》,浅吟低唱间让人感受国韵之美,传达爱的理念。
中学组的竞争更加激烈,选手们同样大部分选择古代经典诗词,也有《致橡树》《祖国颂》等现代诗和散文。选手们各有千秋,诵读技巧更加纯熟,表演层次也更加丰富。
36号选手卢锦绣带来了《可爱的中国》,她声情并茂,饱含激情,感染力十足;“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45号选手郭婷婷温柔深沉地诵读着《致橡树》,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祖国的深情;49号选手罗楚淇别出心裁,身穿红色男士汉服诵读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举手投足尽显忧乐天下的家国情怀……
记者留意到,精彩的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和评委掌声如潮,有的观众跟着吟诵,有的拿出手机不停地记录下精彩瞬间。“小学生组让我很惊艳,没想到他们这么小的年纪也能表演得这样好,对经典名作的理解和情感表达也很到位。”观众刘女士说。“大家的表现都很好,选手们从服装到舞台设计都做了精心准备,让观众也很享受。”市民陈先生为此次大赛点赞,希望能有多点类似的比赛,给孩子们更多锻炼的机会。
获奖名单公布专家点评:印证了“少年强,则中国强”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自去年12月启动,收到了来自茂名市内各中小学共198份作品,经过评审专家的初评阶段,93份作品入围复赛,其中小学组50份,中学组43份,经过激烈的网络投票角逐,最终两个组别分别有30份作品进入决赛。大赛决赛现场邀请了茂名市首届社科智库专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音乐表演研究室主任赵婷,茂名市首届社科智库专家、茂名市第九批市管优秀专家及拔尖人才郭柳纤等5位专家担任评委。
诵读大赛圆满结束,按照评分高低,陈思妤和罗楚淇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分获小学组、中学组一等奖。小学组彭旸程、劳天泽、苏正轩获二等奖,仝梦菲、阮紫珺、陈梓衡、梁诗颖、江俊霖获三等奖;中学组郭婷婷、卢锦绣、魏靖欣获二等奖,薛文阳、陈彦桦、陈希蓝、罗小瑜、吴家伟、庞紫莱获三等奖。另外,黄肖云、李伟玲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茂名市东南高级技工学校获优秀组织奖,乙烯小学鹤鸣吟诵社获颁弘扬国学突出表现奖。
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者罗楚淇赛后表示,此次参赛她心情比较激动,虽然也有点紧张,但对当天的表现还算满意。她从寒假开始为这次大赛做准备,还特意选择了《岳阳楼记》这篇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哲理的名作。“谢谢大赛给了我锻炼的机会,我的信心也增多了些。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评委专家赵婷表示,此次大赛节目形式多样,诵读类别也非常丰富,感谢大赛主办方给予了茂名青少年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展现了孩子们的风采,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印证了“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话。她肯定了孩子们和指导老师的努力和付出,但她建议选手们在选题上可以选择自己能理解,也符合自己年龄段的作品来诵读,这样既能体悟到诗句里的美,也更能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