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全国首创“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启用
助力茂名打造智慧新口岸
2月27日,茂名粤电煤炭码头迎来口岸获批临时开放后的首艘外轮——“斯特凡诺斯”轮。伴随着码头龙门吊车抓斗来回移动,轮舱内7.4万吨进口煤炭经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往进口煤炭智能查验工作站,标志着湛江海关在全国首创的“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正式启用。
“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是湛江海关牵头承办的海关总署“智慧商检——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铁矿石)”业务场景复制拓展到进口煤炭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集成应用智能设备、大数据、识别模型等技术,将海关监管优势嵌入企业物流链条,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货物到港、申报、卸货、查验、取制样监控、检测报告辅助判定等全流程智能监管,是海关落实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要求的生动案例。
广东粤电博贺能源有限公司燃料部部长吴献锋表示:“海关‘智慧商检’项目与我司的‘数字化’转型计划高度契合,我们共同打造集安全性与高效性于一体的进口煤炭智能作业模式,在卸货过程中即可自动完成海关检验手续,通关时间短了,物流成本低了,仓储周转快了,更为我们快速安排电力生产作业提供便利,智慧海关建设成果真正惠及企业。”
据了解,在“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下,海关查验监管作业依托前端智能装备、后台算法模型、终端可视化全景集控操作平台开展,对经卸货传输带上的煤炭开展7×24小时顺势连续检测,关员可实时获取煤炭智能检测查发的异常提示信息,既全面又精准,还全程留痕可追溯,海关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升级。
湛江海关所属茂名海关博贺监管科科长吕粤海表示,“现场关员通过智慧场景项目应用平台监控智能查验结果,‘机器代人’不但解决了船舶夜间靠泊难以作业的问题,还让我们的外勤作业量减少95%以上。”
“我们致力于与地方政府、企业打造24小时智慧通关口岸,全力推进大宗资源性商品智慧商检场景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新口岸新模式助力茂名粤电建成以干线水运为主、支线铁路为辅的煤炭综合调运中转体系,建设大宗商品生产和储运基地。”湛江海关商检处副处长陈立说,“‘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还在湛江东海岛宝钢主原料码头同步启用,是海关服务保障大项目资源性商品供应链安全稳定又一举措。”
下一步,湛江海关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让“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在更多现场落地启用,推动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进口更加高效便捷,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和海关一线对改革的获得感,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严志强 邝留奎 江鹰翱 刘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