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来种树 文明树新风

黄超平(化州)
当下正值茂名非遗文化年例的高光时刻,相比以往,这场盛大的民俗文化盛宴新增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种树。年例来种树,这一创新之举,正在树起我市庆祝喜事的新风尚。
“年例来种树”是老传统注入新风尚。年例是我市传统民俗,承载着一代代茂名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年例的兴盛不衰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更是茂名城乡发展的生动注脚。庆祝年例的系列活动本以宴请为主,因村户经济水平差异易滋生攀比之风。如今春风一吹,年例当天集合全村男女老少、外出乡贤、外嫁女等共同为家乡添新绿,既增强村民归属感和凝聚力,又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种树添新绿,让年例不仅是民俗庆典,更成为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融合的实践课堂,为传统风俗注入时代内涵,开辟出文明节俭的新路径。
“年例来种树”是添新绿恩泽子孙后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年例正助力绿美茂名建设。2月11日塘北村诚邀广东台知名主持人郑达一起种“年例树”的新闻报道,在笔者朋友圈霸屏了。一条村,一群人,一颗心,在欢声笑语中,把一棵棵黄金柳和香樟树的幼苗在村道两旁立起来,万人一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动态画卷跃现眼前。若百县千镇万村共同行动,待小树长成参天之势,必将构筑起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的生态屏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年例种下的不仅是树木,更是向上向善的文明基因,岁月将见证绿色村庄滋养代代村民的动人图景。
年例来种树,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笔者建议因地制宜种植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等特色树种,既美化环境又壮大特色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绿色动能。期待这股新风能持续吹拂,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茂名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