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建设特色小镇 赋能乡村振兴
特约评论员 蔡湛
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动下,高州市石鼓镇具有百年历史的渔网编织业焕发生机。石鼓镇充分发挥渔网产业的文化积淀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渔网小镇,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销售额超3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东南亚国家及非洲等地,获得广东省渔网渔业专业镇称号。茂名日报日前刊出的《渔网织就“镇”兴路》,不仅展示了石鼓镇以优势产业崛起拉动富民强镇的绿色发展成果,而且为建设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特色小镇建设是“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抓好产业兴镇、强镇富民,让县域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对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富民强村、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作用。镇是县域与乡村联系的纽带,布局特色小镇建设,可以起到落一子而活全盘的撬动效应,是“百千万工程”在乡村落地转化的一着好棋。发展特色小镇涵盖内容丰富多元,但核心是产业支撑。依靠产业集聚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石鼓镇渔网编织历史悠久,产业根基厚实,该镇引导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并投资1.26亿元建设“渔网小镇”,成为华南地区著名的渔网渔具集散地,拥有大型龙头渔网企业2家、渔网编织专业村2个、家庭渔网编织户5000多户,产品不仅有渔网、家禽养殖网,还有建筑用网、覆盖用网等,享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为提升产业质效,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石鼓镇改造渔网市场、新建渔网集市、打造渔网微加工厂和渔网渔具旗舰店,推动传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使小镇特色产业商业氛围更浓厚。由此可见,有特色更出色,从资源优势出发和考量确定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和拳头产品,才能以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服务,提升特色小镇的知名度,以产兴镇、以产聚人,走出产镇融合发展的务实路径。
特色小镇贵在特色。茂名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每个县域、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小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区域,其独特的资源与环境特色,正在转化为县域发展的竞争优势。许多小镇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适宜开发的土地、水源等后备资源充裕,具备建设特色小镇的良好基础,关键在于以开阔视野和前瞻眼光通盘考量、科学规划、有序建设,不可无所作为错失机遇,又不可急功近利透支资源。石鼓镇依据典型镇建设要求,全面提升要素集聚、产业承接、人口吸引、设施配置、服务供给和城乡结合能力,加速城镇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变,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下沉,形成以石鼓镇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祥山副中心为核心,打造鉴江沿岸风貌景观及农业产业带河沿207国道商业商贸经济发展带,形成集产业、商业、教育、医疗、康养、居住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宜业组团。同时,在小镇建设上注重塑造特色风貌,以绣花功夫打造渔网特色街。60栋临街建筑风貌整体设计,构筑500余米仿古石板路,令整个墟街焕发生机,成为网红打卡点。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小镇客厅,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记住乡愁、憧憬未来的精神家园。因此,依据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小镇,既是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质的重要契机,也是提升小镇特色品牌、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的大好机会,应当抓住“百千万工程”蓬勃展开的机遇,务实苦干,久久为功,描绘特色小镇建设绚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