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

王平生(电白)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以及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研究部署茂名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冬季森林防灭火、医疗保障等重点工作。会议着重审议了《茂名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关于禁止在限定区域销售燃放孔明灯烟花爆竹的通告>的决定》。会议指出,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强化岁末年初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力度,运用科学手段精准划定禁燃区域,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助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守护人民的安宁,维护岁月静好,此乃国之大者。国以安为基,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大力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安宁和谐的社会氛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平安答卷”,岁末年初,让群众的生活更具安全底色,幸福成色愈发浓郁。
常言道,平安是福。对广大群众而言,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既是人民群众幸福感与安全感的直接体现,也是检验地方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成效最为直观的标准。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对幸福感和安全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因而,如何为当下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已然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然而,平安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发展、持续进步的过程,既要以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为驱动力,又要秉持“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在依法治理方面持之以恒。法治与平安,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坚定不移地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各类问题。不妨积极探索建设法治驿站,将基层现有的调解室进行“升级改造”,整合当地公安、司法、综治等多部门力量以及丰富的法治资源,使其成为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围绕群众关注的法律热点问题,精心录制普法短视频等内容,让法律知识走进居民日常生活,做到眼前有法、心中有法,为基层营造优良的法治环境。此外,以“六尺巷精神”、和为贵等优秀传统理念为基石,培育良好家风,为和谐安宁的文明风尚筑牢根基。法治与道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双管齐下推动平安茂名建设迈向新高度。
在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上持续发力。回顾平安茂名建设的实践历程,不难发现我市始终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平安创建过程成为服务群众、助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要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信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持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调动群众自主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让群众真正成为平安茂名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携手共创并维护安全、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
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不断攻坚。平安,是群众亘古不变的期盼与需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保障。要持续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采取更为有力的举措打击治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以更加细致入微的工作排查各领域风险隐患,构建更为严密的防控管理体系,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安全防护。
平安,彰显的是地方基层社会治理的“软实力”,是展现地方基层治理品质的“金名片”。千好万好,平安最好。各地各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践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执政理念,认真剖析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勇当安宁“守夜人”,筑牢“平安堤”,全力创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地欢度祥和欢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