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半个馒头的故事
■邹裕平
我父亲原是茂名市一个国有单位的采购员,自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没有换过岗位,直至退休。而我现在说半个馒头的故事,与我父亲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是上一个世纪的事了。一九六九年,我父亲到北京出差十多天,我天天盼望着他回来,盼望着他带回一些好吃的东西。
一天中午,我下课刚回到家里,便见到了十多天未见面的父亲。他也是下车刚回到家里,正半躺在躺椅上歇息,舟车劳顿的,脸上略显憔悴,眼圈有点泛黑,面部少了光泽,整个人都缺少了往日的神气。父亲见到我下课回来,即用手指着桌面上他带回的十多张各种动物的黑白照片让我看,同时告诉我,家里的米缸放着一个馒头,叫我吃了。这个馒头,也算是他给我带回来最好吃的礼物。当我揭开米缸盖时,只见一个小瓷碗里装着只有半个等同于两指大的、白面粉揉成炊熟的小馒头,那另一半,应该是我哥先吃了。
童年,生活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尤其我生长在这半工半农的家庭,当年能有个馒头品尝一下已经实属奢侈的了。我拿着那半个馒头未舍得吃,先用舌头舔了几下,然后拿着边舔边走到周围邻居家门前炫耀,如此走了好几家,约莫十多分钟后,我终于恋恋不舍地把那半个馒头吃完。我那半个馒头真的引来不少邻居们羡慕的眼光,都问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我得意地说:“这是馒头,是我爸爸出差到北京带回来给我的,味道香甜得很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刻骨铭心的童年经历,总是不时浮现在眼前,记忆犹新,令我难以忘怀。值此闲暇之日,谨以此文聊作纪念,感恩慈父昔日的含辛茹苦,把我兄姐三人拉扯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