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散记
■陈东亮
今年七月,我怀着仰慕的心情,跟随旅行团到我国著名的人文圣山——庐山旅行,了却了多年来的心愿。
我们在庐山脚下乘景区游览车上山。车子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爬行,让人头晕目眩。我想起了毛主席在1959年庐山会议时写的七律《登庐山》的两句诗:“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据考证,上庐山的公路确有四百个左右的弯道。在这弯弯的盘山路坐车上去,很多游客都觉得天旋地转,但毛主席却用了“跃上”一词,显得非常轻松。
在庐山,我们参观了庐山博物馆、庐山会议会址、美庐别墅、花径、含鄱口、仙人洞、植物园、三宝树等景观。
浏览完庐山会议旧址等人文景观后,我们到花径游览。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地方。大林寺很普通,这时节也没有桃花,但我身处其中,边吟诵着这首名诗,边欣赏着周边的景色,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诗的意境当中。
第二天,我们到了含鄱口观光。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通‘含’)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含鄱岭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的中央刻有“含鄱口”字样,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梁上有一圆亭,红柱绿瓦十分醒目,名谓含鄱亭。我登上含鄱亭,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像巨型山水画卷,上有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下有静态的山体,动态的湖水,各类景物相互映衬,壮美至极。站在此处,有心旷神怡、胸襟豁达之感。
在含鄱口游览完毕,我们沿着石级和山间小路走了大约50分钟,来到了仙人洞。原来毛主席写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所在地就在此。仙人洞不深,也不大,周边有一些附属景点和设施。我站在仙人洞前,寻找着这首诗涉及的景象:乱云、劲松、险峰,用心感受诗作的大气磅礴。
接着我们去庐山的植物园。徜徉在偌大的植物园,我感受到了植物王国物种的丰富。据说此园占地近300公顷,引种栽培植物3400余种,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全园建有松柏区、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园、岩石园、猕猴桃园、药圃、茶园等9个不同类型的专类园和展览区。园内有松柏等树木的高大威严,杜鹃等鲜花的娇美艳丽,普通林木的葱郁茂盛,也有温室植物的精致玲珑。我们大饱了眼福,坐在松柏树下的石凳上歇脚,这里的阴凉让我们依依不舍。
下午时分,我们又去了“三宝树”和庐山水库。本来还想去观赏李白笔下的香炉峰和瀑布,由于路程较远,时间有限,只能忍痛割爱,留下一大念想。
庐山之行虽是走马观花,很多景区没到,有遗憾,但也有收获,游览了庐山的部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了解到庐山的一些历史文化,在“天上街市”感受了云中山城的魅力。至少可以说,此生我到过庐山,满足了我“到庐山看看”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