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古港盐桥


■肖景文
  20世纪60年代初,记忆中的天空总是高远而清澈,古港湾被绿水蓝天紧紧环抱,宛如一幅雅致的水墨画卷。那时的我,无忧无虑,与一群孩童在大街小巷、沙滩盐桥上尽情嬉戏,享受着童年的悠哉乐哉。
  提及旧盐桥,人们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充满故事的岁月。盐桥,这座伸出海面150多米的桥式盐业码头,曾是博贺渔港最耀眼的明珠。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博贺港作为向内地输送食盐的主要港口,盐桥便成了当时最繁忙的盐货进出通道。
  盐桥旁,博贺镇内矗立着一座座盐仓阁。这里,是电白一带生产的食盐的集散地,也是各地盐商云集的地方。他们雇用的大小船只,云集在博贺港,樯帆蔽空,川流不息。盐仓阁遥望过去,宛如小山积雪,映衬着博贺港的繁荣与昌盛。
  盐桥不仅承载着盐业的繁荣,更见证了古港小镇的变迁。夏秋季节,小镇的人们喜欢到桥上晨运,傍晚时分,青年男女则成双成对地在桥上谈情对歌,享受着海风的轻拂与彼此的陪伴。桥身两侧,各有四座桥梯,渔民们巧妙地在这些桥梯上设置气灯,利用灯光捕鱼。每当夜幕降临,八盏灯光齐明,将整个港湾照得如同白昼。
  每逢星期天,盐桥更是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游泳爱好者在这里跳水游泳,而我们这群少年,更是将这里当成了天然的游乐场。20世纪60年代,广东体校的跳水、游泳队还曾到这里献技表演,为盐桥增添了几分光彩。
  端午节期间,盐桥更是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六艘龙舟在盐桥下激烈角逐,为期三天的比赛吸引了无数观众。桥上站满了人,一饱眼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渔家风情。岸上,舞龙舞狮、锣鼓喧天,整个博贺港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盐桥也经历了沧桑巨变。70年代中期,由于海潮多年的冲击,盐桥尾部崩塌了50米。这座曾经辉煌的盐业码头,逐渐成为渔港扩张发展的阻碍。最终,在时代的变迁中,盐桥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渔船泊位码头。
  尽管如此,盐桥在电白区的盐业和古港历史中,仍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每当我回到博贺镇,驱车到盐桥曾经所在的地方,总会想起那些关于盐桥的故事。那些关于盐业的繁荣、渔民的勤劳、小镇的变迁以及我们童年的欢笑,都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声,在我心中久久回荡。
  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桥啊!愿你把经历的数载风雨化作雨露,洒向那些匆匆而过的行人。盐桥的沧桑变迁,将化作一道绚丽的彩虹,见证并照耀着每一个曾在这里留下足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