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护薪暖民心

吴征远(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在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大厅,在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的见证之下,某储备仓库负责人苏某某正逐个为农民工兑付此前拖欠的工资。这一举措大得民心,切实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尽管国家与地方政府已出台诸多政策及措施,然而农民工欠薪问题依旧不时出现,已然成为当下社会备受瞩目的焦点。导致农民工欠薪的缘由颇为繁杂:部分企业主出于自私心理或者法律意识淡薄,蓄意拖欠甚至克扣农民工工资;有些则是因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遭遇资金链断裂或者项目亏损,进而无力按时支付工资等等。
农民工从事着最为基层且辛苦的工作,倘若他们的辛勤劳作无法收获应有的报酬,不但会直接侵害其自身利益,致使其生活陷入艰难处境,而且还会对社会稳定和谐产生影响,损害企业的形象与信誉,制约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所以,农民工欠薪问题理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有效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针对拖欠工资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提升违法成本,从而有效遏制企业拖欠工资的行径。与此同时,需明确工资支付的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保障农民工能够按时足额获取工资。此外,要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构建起健全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定期对企业工资支付状况予以检查与审计,一旦发现问题即刻处理。
职能部门还需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拖欠工资事件,能够迅速介入并妥善予以处理,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障。并且通过宣传教育、法律培训等途径,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让他们明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维权的方式和渠道,增强其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与勇气。
在工作进程中,可充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搭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借助实时监控、动态预警等功能模块,及时察觉并处置欠薪隐患。同时达成对农民工工资发放全流程的线上监管,保障工资支付的透明度与准确性。
在具体举措方面,要秉持劳动权益监察检查、案件办理、普法宣传“三同步”原则推进。运用“线上+线下”的多元方式,全方位开展劳动者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并协助企业进一步健全落实劳动保障各项制度,引导从业人员依法维权,鼓励农民工遇事先找法、办事依法依规。
另外,还要全面推进欠薪风险隐患排查受理、实地化解、重点跟踪等工作,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建立工作台账。切实做到“妥善处理上门诉求”“圆满完成工资清欠”,积极构建根治欠薪工作闭环,维护辖区劳动环境的和谐稳定。要全力打好清欠防欠“组合拳”,持续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