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醉心于沉香
——小记香农陈林汉

■陈远 汪全洲
沉香,被誉为“万香之王”,是我市富有特色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之一。
初冬的电白区观珠镇,漫山遍野是一片片长势茂盛的沉香林。镇上大街小巷到处有大小不一的沉香加工厂和忙碌的制香工人。走进沙垌村委会,一条笔直的沉香街上,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沉香味。在种植加工沉香产业中,涌现出不少香农,他们成为“百千万工程”发展中,乡村振兴的致富带头人。陈林汉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香农,他不仅嫁接沉香、制香技术过硬,而且热心传授沉香技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这天,我们慕名前往采访他。
陈林汉出生于1967年,是观珠镇沙垌村委会坪山村的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爷爷是一位老香农,他父亲是电白区四个鉴香师元老之一。从小,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他对沉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
在陈林汉的茶室里,饮着沉香茶,他向我们娓娓讲述作为一个沉香人的艰苦创业历程:小时候,爷爷常常抱着他赏香。离开学校后,他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父亲带着他,到荒无人烟的山野中采香、收香,深加工沉香,还教导他识香、辨香等有关沉香知识,从而使他对沉香有了独特全面的了解。
陈林汉制香,追求香到极致。他深知,要制作出顶级的沉香,原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他坚持用纯天然的沉香,精心挑选最优的沉香原材料,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每一块沉香都是他心中的珍宝。他用心感受沉香的独特之处,只为找到最完美的搭配。
在制香前,他进行精细的调配,尝试用不同的比例和配方,不同的香味,以达到最香型的味道。这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但他几十年来孜孜以求。
陈汉林一手打造了“颐荷斋”“奇楠香山”“陈香”等知名沉香品牌,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电白区已获通过,最近正申请市级非遗,验收已初步通过。因为他在沉香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当选为第一届电白沉香协会常务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为了弘扬和传承沉香文化,他发展沉香事业的同时,也手把手给三个儿子传授种香制香的技术。现在,三个儿子都独当一面了,大儿子陈广胜负责收购销售,二儿子陈越东负责种植深加工,三儿子陈树云大学毕业后,负责公司运营。陈树云由于醉心于沉香,为此还出了一本书,叫《香伴》,详细介绍了沉香历史文化。
陈林汉不但给三个儿子传授沉香的知识、种植技术和制作技艺,还传授培养给更多的年轻人。现在,和他直接和间接徒弟关系的有60多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沉香种植和制作技艺,让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
近年来,由于沉香的过度开采,产量日益稀缺。为此,他考虑如何让沉香持续发展的路子。陈林汉历经无数次试验,结合多年识香采香经验,成功嫁接出沉香的优质品种奇楠沉香树。他将成功嫁接出优质沉香品种的技术无偿提供给亲朋好友和周边群众,带动了当地沉香产业大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沉香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从嫁接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一条龙销售产业链。
陈林汉不但在观珠镇租赁土地种植沉香树,还到阳西县儒洞镇租赁了连片的几百亩荒地,种植了第一代、第二代奇楠沉香树。在细雨中,陈林汉和他的二儿子陈越东开车,带我们去阳西县儒洞镇参观他种植的沉香树基地。到了沉香树基地,放眼望去,一人多高的沉香树随风摇动,很是壮观。雨后蓝天下,沉香树成为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陈林汉信心满满地说,我们不但要种植、深加工,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还要建沉香博物馆,把这一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