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海警局滨海工作站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利用水上机器人参与救援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巴烽 陈美任 通讯员 陈新元 张朝铭
  本报讯
为进一步健全科学有效的联防联控模式,大力推行“智慧警务”模式,保护好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茂名海警局滨海工作站组织执法员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与过往应急救援训练不同的是,本次演练运用了水上机器人,可提升救援速度和效率,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该站站长彭政说道。针对辖区海域礁石多、风浪大、能见度低,执法员开展水上救援时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此次应急救援演练,旨在采取科技手段提高新质生产力,完善海上救援安全防范体系,为挽救落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演练期间,该站先组织执法员集中学习水上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常见操作方法、故障排除方法、日常维修保养,并前往落水事件高发海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演练,结合海况实际开展了水面救援、近礁救援、岸基救援等多科目练习,及时解决演练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不断强化水上机器人搜索落水群众、抛投救生工具、快速抵近营救、转移人员上岸等救援方式的实际运用,做到用“科技+”赋能应急救援,提升救援人员的装备操作能力、班组结合能力、特情处置能力。
  “此次演练,是我们站将科技赋能理念融入合成训练方向的一次大胆尝试,执法员利用水上机器人的强劲动力和避障功能,可巧妙避开水上障碍物,达到最短时间救人的预期目标。”此次演练的负责人赵晶华感慨道。
  科技赋能,靶向发力。“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为维护辖区海域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该站教导员冯超介绍道,该站会持续探索“科技+”模式,加强与驻地涉海等部门的联合共建,积极构建“迅速响应-精准调度-有效处置”的联动体系。坚持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到赋能基层一线,充分释放科技力量的强大动力,深入健全安全制度体系,确保辖区海域的平安建设健康长远发展。
  据悉,水上机器人已经成为该站创新升级警务模式,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下一步,该站会组建专业化救援队伍,抓好“水上机器人+”新型警务模式建设契机,拓宽水上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探索出“水上机器人+执勤巡逻”等更多新模块,全时空、全单位织牢群众的“安全防护网”,为创建和谐滨海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