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宝光街道广潭村成立“乡贤理事会” 激活治理新动能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焕 通讯员 张彦
  本报讯 为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工作,高州市宝光街道广潭村率先探索建立起乡贤工作室,充分发挥乡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更好地凝聚民心,汇聚乡贤之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培育文明乡风,全面推进产业发展。
  成立乡贤工作室,打造基层治理“金钥匙”。广潭村活用“乡贤理事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乡贤信息库,推动建立乡贤工作室,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把参与权、调动权交给乡贤代表。由村党组织牵头,一批有威望、热心村中公益事业的乡贤进村入户征集“民意乡愿”,并召开群众大会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商议表决,形成“群众共商、乡贤共谋、党组织民主决策”的有效模式,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巧解大小矛盾,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潭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今年来,广潭村乡贤工作室常驻调解员志愿服务队发挥乡贤自身优势,将乡贤文化与法治文化、杨颐廉洁文化等有机融合,快速处置婚姻、界至、邻里、劳资等纠纷,积极协调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该工作室在册乡贤总数170多人,目前已吸纳21位威望高、办法多、理论强、心肠热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宗族代表、经商老板等为乡贤工作室常驻调解员。今年以来,乡贤调解员共参与调解各类纠纷13起,成功调解13起,调解率达到100%。
  擦亮奖学招牌,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广潭村党组织主动发掘该村清代历史名人杨颐“崇廉尚教”的优秀精神特质,由乡贤自发牵头成立奖教奖学促进会,连续4年为考上重点大学的学子、优秀初高中生进行奖励。广潭村擦亮奖教奖学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带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乡贤们回馈家乡。,以己之力反哺家乡的理念已经成为广潭乡贤的共同追求,成为乡风文明的新风尚。
  引进特色项目,解锁产业“发展密码”。广潭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强村公司,积极走访在外乡贤,宣传该村发展规划,为促进乡贤回归和招商引资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乡贤发挥自身资源、信息、人力等优势,指导村整合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农户、土地、机械设备、劳动力等,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2024年荷花种植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30余万元,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