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上草(外二首)
——上草村文学馆开馆致贺
■唐德亮
文学上草是鹰扬关上一只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文学上草是“大泽有蛟龙”①的蛟龙激浪
文学上草是“绿透关山亿万重”②的秀茂芳草
文学上草是灵气缭绕云蒸霞蔚的岭南奇观
文学上草是尖山上一棵棵常青的乔木
文学上草是犁头山上一把辛勤耕耘的铧犁
文学上草是芙蓉山顶一朵朵灿烂的芙蓉
文学上草是奔涌而来逶迤而去的滔滔十八水
文学上草是姹紫嫣红竞芳菲的烂漫春色
文学上草是“上草歌禾洞箩”③质朴动人的韵律
文学上草是名作家梵杨“三个姑娘去永和”的悠远回响
文学上草是大作家李尔重“芳草接天碧”的辽阔壮美
文学上草是李士非、萧殷、吴南生、王匡、黄培亮……
播撒的文学种子
文学上草是刘清涌“摘下满天星斗装点河山”诗句的豪迈
文学上草是比上草河十八水更强劲的文脉
文学上草是一代代上草与连山作家继往开来的铿锵足音
文学上草是好公仆卢存毅唐运娟们的运筹策划与呕心沥血
文学上草是文学大家刘斯奋、黄亚洲、蒋述卓、晓雪、冯艺、
峭岩
熠熠闪光的题字与深情寄托
文学上草是文学馆内闪烁当代照耀未来的一部部一篇篇
传世华章
文学上草是文学的一片丰厚沃土
文学上草是文学的故乡文学上草的涓涓细流汇进上草
文学馆文学上草的砖瓦柱梁砌成一座
致敬先贤致敬生活致敬时代激励后辈的璀璨文学
殿堂……
注:①“大泽有蛟龙”:《广东连山县志》载,“上草”地名来源③之一是上草产有一种龙须草,县志有“大泽有蛟龙,怒空起天娇”之诗句写龙须草。②“绿透关山亿万重”:1988年,著名作家梵杨为连山春草文学社题诗中的一句。③“上草歌,禾洞箩”是连山流传已久的民谚。
上草文学馆揭牌有感
一条长长的红霞
揭开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一条长长的红绸
见证一个山村文明的跃升
小草支撑的春天
硕果累累的秋天
在这里相遇
欢乐的炮仗
为文学欢呼,为时代祝捷,为生活喝彩
文学,与山村结缘
从此为山村注入了
永恒不灭的美丽之魂
写给故乡上草
上草,我梦牵魂绕的故乡
碧绿的草,连绵的山
遥远,而又亲近
一幅七彩斑斓的画卷
如诗如梦 令我挂肚牵肠
大山的沟壑里
藏着一页页曲折动人的故事
当年红七军的足音
在历史的天空回荡
文坛巨子的妙笔
在此抒写了一篇篇七彩诗文
滔滔的十八水在此交汇
奔腾不息,日夜欢唱
纵横的公路 崛起的新楼
奏响的 是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乐章
青苍的森林
含笑的山花
透明的翡翠
清香的山茶
亮丽着瑶民们的斑斓之梦
飘香的上草歌
沿着沟谷 漫过山梁
醺醉一颗颗心
咚咚的瑶家长鼓
舞动群山 敲醒晨阳
敲开了一扇扇心窗
上草,这一片迷人的热土
我无数次感受
她红色的乳汁的香甜
她绿色宝石的璀璨
她阳光的温煦
她澎湃的激情
她燃烧的热望
她文脉的强劲搏动
她奋飞的雄姿鹰扬
她的山不再穷 地不再偏
文明的繁花正姹紫嫣红
一片片带露的新叶在繁衍
一树树希望之果
绽放夺目诱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