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之后关键要护绿


汤杰华(化州)
  俗话说:“三分种树,七分管,十分保活才保险”。这充分体现了植树之后的管护工作是保障树苗健康成长、提高种下树苗成活率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这进一步彰显了护绿在美丽中国和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工作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认真做好护绿工作,确保植绿之后树苗成活、有效增绿、持续兴绿。
  从短期看,护绿是植绿之后树苗成活的关键。植绿之后,树苗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干燥的秋季和冬季,如果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由于蒸腾作用过盛失水过多或者因为土地干旱吸水不足等,新种树苗容易长势萎靡,甚至干枯而死。凡此种种,不仅会影响新种树苗的正常生长,甚至可能让植绿工作前功尽弃。为此,植绿时,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拟栽种树苗的生长特点,找准这些树苗生长所喜之季节、地类、环境,适时适地适距种植。种植之后,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要求,推动属地村庄、村委会逐棵逐片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全面发动和号召村民参与护绿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体作用,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
  从中期看,护绿是植绿之后有效增绿的关键。植绿之后,能否有效增绿,关键是在加强养护,确保新种树苗成活之后,细心加以照料,促使这些树苗在往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慢慢抽新芽、长新枝、散绿叶,让树苗渐渐长大、枝丫渐渐展开、绿叶渐渐增加,推动乡村各地绿色面积逐步变大。为此,在植绿之后的春夏秋冬里,各个村庄的护绿主体责任人要认真履职尽责。比如,当遭遇台风天气时,有条件的村庄要对扎根未深、风吹易倒、宅旁路旁的新种树木采取木架固定、铁架固定等措施,在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同时,让树木能够经受东西南北风而不倒。又比如,当干燥的秋冬季到来或者正值清明、重阳时节,对于种植在山地上的“桑梓林”“青年林”“党员林”“喜事林”等,各个村庄的护绿主体责任人要认真做好防火巡查工作,注意提醒路过的耕夫、行人、孩子不要携带火种到这些树林里来,防止出现火烧山林的现象,确保树林里的树木顺利成长、绿叶不断增加。
  从长期看,护绿是植绿之后持续兴绿的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各个村庄把护绿工作落细落实,确保各地有效增绿之后,就能逐步推动植绿由渐变、量变到质变,从而实现持续兴绿的目标。为此,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村委会、村庄认真组织“小手拉大手”等护绿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护绿工作,着力培养青少年对护绿工作的认同感,持续向青少年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全面树牢青少年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坚持擦亮村庄绿色发展底色,推动一代接着一代干,切实通过做好护绿工作,纵深推进各地持续兴绿,为认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做好“双碳”工作、共同建设和美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自家栽树心意诚,看管精细成材林。茂名各地基层党组织、村委会、村庄要在植绿之后认真做好短期、中期、长期的护绿工作,推动茂名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实现更大进展、取得更大突破、取得更高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