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橘红的“药”与“食”比翼双飞


朱尧(化州)
  据茂名日报近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化橘红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这一举措既是对化橘红“药食同源”的认定,也是权威部门对我市地方农产品的再次认可,更为地方提供了一个借助“药食同源”发展经济、振兴乡村建设的绝佳机会。
  化州相关部门趁着这一新鲜出炉的认定东风,在城区设立了化橘红专区,展示化橘红龙头企业的系列产品。通过视频、图片、专家现场解读、特色产品展示、人物表演以及医生面对面把脉等形式,让群众近距离了解化橘红的历史文化和功效作用,再次掀起了认识化橘红的热潮。
  化橘红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药用价值不断得到论证和广泛认可,近年来还陆续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的各种荣誉称号。从今年5月1日起,我市更是出台了相关条例,对化橘红进行全方位保护,使其药用价值更具含金量和开发前景。可以说,化橘红的药用价值在大江南北已颇具知名度,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信赖和推崇。
  然而,对于化橘红的“食”用价值,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尽管十多年前当地相关部门就多方申请上级权威部门对化橘红“药食同源”进行认定,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化橘红的“食”用形式在短时间内仍未能与“药”用价值同步。总之,这个“食”用价值在人们心目中还比较抽象。民间或许有不少人对化橘红的“食”用进行过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此前缺乏官方层面的肯定,商场不敢公开推广,消费者心里也底气不足。因此,当前需要借权威部门对化橘红“药食同源”的认定这一契机,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化橘红“食”用价值的信任度,拓展其进入市民餐桌的空间与市场。
  那么,如何让化橘红的“食”用价值得到大众接受、认可甚至喜爱,使其与早已声名远扬的“药”用价值比翼双飞呢?在我看来,我们应当两手抓,既要抓好“药”用价值的深度与广度发展,也要抓好“食”用价值的全面开发,两条腿走路,不能长短不一。要多举办活动,多途径、全方位进行宣传,在以后的化橘红各种活动中加入“食”用元素;要出台惠民助民的政策,制定扶助化橘红“食”用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技术、资金、环境等方面提供地域上的帮助和支持,助力化橘红在“食”用方面实现突破、腾飞。有关部门还应组织专家、食家对化橘红的“食”用价值进行深度研究,科学合理搭配食材,打造美味精品,推出更多让男女老少都能接受的舌尖上的美味佳肴,如化橘红月饼、化橘红咖啡、化橘红奶茶、化橘红药食类糕点、化橘红药膳汤、化橘红滋补糖水等各类特色产品,发挥好化橘红的作用,征服消费者的味蕾,稳固化橘红的地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化橘红的“食”用价值,在脑海深处留下“中国化橘红之乡”有关化橘红的独特味蕾记忆。
  有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化橘红“药”与“食”的认定,有了我市相关条例对化橘红发展的保驾护航,我们一定能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让化橘红的“药”与“食”比翼双飞,使其进一步成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