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建设“典型镇村”人才是关键


陀宇(高州)
  抓“典型镇村”建设,人才是关键。只有把人才振兴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有效推动“典型镇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摸清本土人才数据。以镇为主导,以村为单位,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和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深入摸清楚本村、本镇的本土人才情况,强化动态联络。结合实际分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乡贤数据库、在读大学生数据库、农村产业技术人才数据库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人才三单”,即人才资源清单,在辖区内公布人才名单、联系方式及其技术特长,让有需要的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和个人等容易找到人才;需求人才清单,通过一定的方式公布单位和农民对人才的需求,搭建需求和服务桥梁;人才服务清单,把人才可提供的服务时间、服务技术、服务资源等公布,“人才三单”形成“资源——需求——服务”闭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典型镇村”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搭建人才培育和交流平台。通过与所在区(市)的职校、电子商务公司等深入联动,共建农村产业技术人才培育基地、在读大学生暑假就业实践基地、乡村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等,围绕果树种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技能提升、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开展培训,牢牢掌握本土人才培育的主动权和增强人才培育的实用性。同时,适时组织本镇本村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外出务工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年轻人开展乡土乡情参观交流活动,让年轻人感受本地的发展变化和未来发展方向,充分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引聚更多关心农村、有志在农村发展的人才,为“典型镇村”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健全农村人才服务机制。改变以往只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做法,完善农村人才服务机制,给予致力农村发展的人才充分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干部通过走访、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经常关心了解农村人才在村里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积极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结合村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组织文艺汇演、篮球比赛、非遗体验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村人才精神生活。建立人才贡献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实绩展示、现场演讲等方式,评选奖励优秀人才,同时加大在资金、项目方面的奖励激励力度,为“典型镇村”建设汇智聚力。
  农村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机遇与希望,是展现本领、服务群众的大舞台。推进“百千万工程”,人才是最大资源和活力。通过各种措施让更多的人才流向基层,为乡村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勾勒出“典型镇村”更美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