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培正学院“风信子”实践团开展“非遗”传承体验活动
感受漂漆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

居民展示制作好的作品。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2024年7月11日,在化州市河西街道办事处的协助下,“风信子”墙绘艺术实践团与街道居民进行了漂漆和扎染非遗传承体验活动。
漂漆,表面往往具有类似于水流纹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作“水流漆”。它是以浮于水的天然稀释调节剂和天然色漆,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绘制出图案浮于水面,后把材料浸入水中,通过水流的自由流动和混合,就能创造出独特的颜色搭配和纹理效果。
活动中,实践团组员向居民介绍了漆艺的起源及传承、工艺特点以及制作方法,并与居民进行了热情的互动,感受漆艺术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的独特魅力,感受东方文化的质感和温度。
大家使用提前调试好的颜料进行了漂漆、书签的创作,并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分享彼此的喜悦与成就感。大家将制作好的作品风干晾晒,在河西街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活动中,实践团指导老师李育桦与古茂秋适时进行漂漆和扎染指导,引导河西街道的居民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除了漂漆活动外,扎染的加入为活动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采。
扎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蓝白为色调,用对比来营造古朴的意蕴。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参与者们亲手将织物扎起,浸入染料中,见证那些平凡布料在他们的手中变幻成美丽的艺术品。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人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活动也邀请了湛江科技学院童心之旅突击队参与了本次的漂漆和蓝染体验活动,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宣传。
河西街道党工委委员凌小红与团工委书记朱晓东对此次“风信子”组织开展的漆艺和扎染体验活动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他们认为传统艺术需要保护与传承,民族认同感与文化的自信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它是时间的印记,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希望“风信子”团队可以在河西街道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风信子”实践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