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暑假学生安全教育这根弦


王如晓(市区)
  为了确保每位同学都能享受一个安全、健康、充实且愉快的假期,学校与老师们往往在放假前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并向家长发放详尽的假期安全教育指南,力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这样的举措,无疑值得高度肯定与推广。
  然而,遗憾的是,寒暑假往往也是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据国家卫健委与公安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溺水而失去生命的人数高达5.7万,其中少年儿童占了一半,日均便有88个稚嫩的生命因此消逝,这一数字令人痛心疾首。此外,交通事故、触电、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其严重程度同样不容忽视。
  针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笔者认为需从多维度着手,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防溺水教育。务必牢记“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成人监护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即便在专业泳池,也应听从指导,确保安全。
  交通安全。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斑马线、十字路口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等。小学生应避免独自骑行上路,乘车时则需排队有序,不在车上打闹。
  用电安全。在家长指导下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不随意触碰电线、插座等,远离高压危险区域,避免触电风险。
  用火安全。禁止玩火,不携带火种,谨慎使用燃气等易燃物品。发现火情应立即报警,切勿擅自扑救。
  饮食安全。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标签,拒绝“三无”及过期食品,远离变质食物。
  防汛防暑。雨天避免在树下或高大建筑旁避雨,遇洪水应向高处撤离。高温天气下采取降温措施,预防中暑。
  此外,还应注意网络安全、防骗防拐、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与学校紧密配合,共同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
  总之,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与持续关注。只有各方积极履责,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无忧无虑地享受每一个暑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