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东岸镇东坡村不等不靠,走出发展新路径
干群乡贤齐合力 奏响家园共建曲

村民投工投劳建设村道。 通讯员曾霞摄
本报记者周燕红 通讯员 曾霞
近日,在高州市东岸镇东坡北京岭村有这样一道风景线:伴随着工程机器的轰鸣声,70多名村民正手拿工具专注地进行着扎铁、夹木板、和水泥、平整路面等工作。今年94岁的林阿伯也是其中一员。“之前这条村道只有2米宽,一边是房屋,一边是水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最难是每逢节假日,因无法通车,只能把车停在村外,自行走路回家。现在这条路大概拓宽了2米,我们自己投工投劳没有工钱,就是为了家乡建设,让自己和后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说话间,林阿伯也没停下手中的锄头。
自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东坡村党总支部以调动村民积极性为切口,组建自建委员会指导各村成立自建小组,构建“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代表推动、乡贤联动、村民行动”的模式,通过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大会、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号召村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完善村民参与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意愿,让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唱主角”,从以前“干部干、群众看。”到现在“干群一起干”,走出了一条不等不靠的发展之路。
不等不靠
村民投工投劳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从‘一旁看’到‘一齐干’,从‘局外人’到‘当事人’,从‘一根线’到‘一股绳’,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日益剧增,村里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东坡村党总支部书记李进茂自豪地说。
据了解,东坡村共有17个自然村,目前已完成庭院美化道路硬化的村有两个,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的村有3个。今年以来,通过群众投工投劳修路约300多米,修水渠约600多米。在建设中,大家不等不靠不要,不管是古稀老人,还是留守妇女,或是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纷纷为家乡建设出工出力,现在只要广播一响,大家就出工到位,村里每天都有六七十个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并主动募捐了十多万资金,用于村内建设。
穿针引线
乡贤变身乡村振兴带头人
为扩大乡村振兴建设队伍,东坡村不断激活乡贤资源,村干部主动与乡贤共话乡村发展之路,发挥乡贤智慧,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模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近年,该村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在乡贤的帮助协调下,流转本村及周边村的闲荒山岭发展油茶种植基地,提供就地务工岗位100余个。接下来,将计划打造一条集采摘、游玩、赏景、餐饮“一站式”乡村休闲旅游路线。
据东坡村党总支部书记李进茂介绍,该项目得已开展多亏了乡贤赖成华、赖成新主动挑起大梁。现在无论是环境整治,还是民生时事、产业发展,在东坡村各项乡村治理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乡贤赖成新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作为村里乡贤,我也只是出了绵薄之力,也是我应该做的。”在东坡村乡贤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穿针引线既协助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又充当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村庄美、人心齐,如今“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已在东坡村深耕,东坡村干部群众乡贤正团结一心,为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奏响共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