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打架引官非 法官调解笑言和
■记者周燕红 通讯员 邱少梅 罗日
本报讯 “感谢法官,太谢谢你了,我心里面的石头终于放下了!”近日,电白法院岭门法庭审理了一起因叔侄打架引起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通过法官的悉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赔偿款当庭兑付。
2023年5月,张某与张某甲、张某乙、张某丙因工程款结算问题发生口角引发肢体冲突,张某因此受伤并住院治疗,其伤情经鉴定为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此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张某甲等3人处以行政拘留并罚款。后张某诉至电白法院,要求张某甲等3人赔偿其治疗费及经济损失等共计29582.93元。
该案由岭门法庭办理。法官通过翻阅案卷材料、询问案件当事人及当地村民,得知张某甲与张某是叔侄关系,张某乙、某丙与张某甲系父子关系,该案如果草率审结,恐会导致原、被告的关系持续恶化,也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为维系两家之间的亲情及和谐的邻里关系,同时也为充分化解双方矛盾,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之后,法官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充分听取双方意见。
调解初期,双方剑拔弩张,因殴打事件和工程款结算问题争执不休。眼看双方越说越激动,承办法官赶紧调停。经过法官认真梳理双方的争议焦点,综合考虑双方情绪、殴打事件的来龙去脉,法官认为案件突破口在于如何打开原、被告的心结,使双方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过错,唤醒双方的同族情谊。
于是,法官决定采取“三步走”的调解策略。先从亲情入手,疏通双方矛盾纠纷;再从家庭着手,宣传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最后从法律层面,释明侵权行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通过“背靠背”调解的方式,几番沟通交流过后,被告终于松口,愿意赔偿,而原告也作出让步,同意减少赔偿金额。最终,在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张某丙当庭向张某支付了相应的赔偿款。在法庭干警的见证下,双方握手言和,张某当场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至此,该案圆满办结。
近年来,电白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据统计,2023年以来,电白法院通过诉前调解、诉中调解等方式办结案件2125件,调解工作成效明显,有效促进辖区内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