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小网格 解决大问题

罗本森(信宜)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高新区七迳镇那艮村设立5个大网格,22个小网格,配备网格长及网格员137名,服务全村1000多户、6000多名村民。依托一个个小分格,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了最直接、最方便的渠道,有效把各种矛盾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该村通过采取网格化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成效明显,治出一片平安天地,值得推广。
网格化管理,就是把所管辖的地方划分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设立网格员。对辖区范围内建立集群众诉求服务、治安防控、便民服务、应急指挥为一体的信息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这是由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规范高效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模式。
要确定人责、分区而治。要在县区、镇街、村居、社区分级建立综合监管网格,各级网格内部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构建“多网合一、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员、一岗多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理要素纳入服务管理,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网格,做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并完善奖惩措施,采取日常督查通报、年度考核的方式,对网格化管理重点工作纳入综治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奖惩,激发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重心下移、多级联动。以单元网格为载体,镇街、村居、社区为依托,整合各种管理资源进网格,重心下移,靠前服务,增强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采取多级联动,信息共享、协调合作,实现辖区范围内高效监管全覆盖。全力构建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为总体目标,形成“网格化定位,责任化分工,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管理体系。
要科学管理、规范有序。网格单元要管得更细,更到位,并形成了一套“信息采集——核实上报——分析研判——责任分流——事项处置——反馈核查”的闭环工作流程。实施城乡执法的规范化,以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为重点,严格落实登记、立案、调查取证、联合执法、审查、告知、听证、决定、送达、申请强制执行、备案等执法程序。大力推广“网格化+数字化”的方式,应用服务小程序,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能力和水平。推进智能化监督系统和卫星监管报警系统的广泛应用,形成指挥高效、反应敏捷、运行精准、快速处置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要像那艮村那样加强“网格化”管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服务无死角,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按照乡村管理“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社会治理“无缝隙”、村民诉求“全响应”的原则织密一张网络。履行好平安综治工作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