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民”合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朱尧(化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依托荔枝特色资源,新质生产力“荔小吉”推动荔枝产业强链升级,政企民合力走出了一条依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这是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好例子,带动更多荔枝产业品牌做大做强,不断推动着荔枝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笔者留意到报道提及“政企民合力”这个关键词,并为这个关键词点赞。
  最近,我市2024年第一批“信”字号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企业(产品)已公布,品牌分别有“桂康一号”、“荔乡手信”、“茂名荔枝”三种荔枝,有“匠心老杜”花生油、“名富”番石榴、“华煌”红茶与绿茶、“绚丽石湾”红橙等。这些“信”字号企业(产品)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地方政府与部门的高度重视,少不了企业一路走过来的日夜打拼,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这些“信”字号公用品牌,不但可以让企业长足发展,可以为地方经济添砖加瓦,还可以让人在这“信”字上,放心地培育与发展产品的新质生产力。
  我市靠山沿海,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很多地方已形成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拳头产品,让越来越多人认识、肯定和青睐,如化州的化橘红、番石榴、无核黄皮,高州的龙眼、荔枝,电白的沉香、芥菜,茂南的罗非鱼,信宜的三华李等等,都是省内外有名。这些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代名词,一说到某产品,自然而然地让人想到某地方。可以这样说,“信”字号品牌也好,知名产品也罢,这些都是各地发展壮大的底气,是各地的“优质股、潜力股”,值得好好去深挖。
  各地各部门要好好利用这些产品,以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深入市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定位产品开发,结合实际地寻求合作,对产品的新研发,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倾斜,在技术上帮扶,为企业开绿灯,为农户排忧解难,为产品寻求更多出路。这样的过程,就是“政企民”齐发力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农业优势产业,筑巢引凤,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在产品的深加工上深挖潜力,极大可能地发挥产品的潜能,高标准严要求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让政企民的发力更具爆发力与韧劲。这样的发力,就更容易创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特色品牌,创造出更多“信”字号产品,培育发展成当地的新质生产力。
  总而言之,一个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将一个品牌打造成地方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如“荔小吉”一样,需要“政企民”齐发力,多想办法,多寻路子,用心用情加以培育与发展。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在“新”字上找准方向,在“质”字上明确目标,“政企民”围绕方向与目标形成合力,就必定能助力当地经济腾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