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茂名篇章
周平(茂南)
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让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共生。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实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总而言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人类自己的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由选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心茂名作为滨海绿城,凸显“绿城”魅力,写好“绿色”文章,建设绿美茂名,为绿美广东、绿美中国添砖加瓦,一直是茂名践行绿色发展之路的努力方向。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盘考量、系统推进、挂图作战,深入实施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力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根据茂名市林业局的计划,2024年全市要完成县镇村绿化苗木种植约91.5万株;2025年全市要完成县镇村绿化苗木种植约46.9万株。聚焦绿美茂名生态建设,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圩镇等重点任务,全市科学衔接县镇村产业、空间、道路等各种规划,重点提升“五边”“四旁”绿化品质,着力构建“两屏、六带、多点”的绿美茂名生态格局。
植树添绿是美化生态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则是提升了生活环境舒适度,两者都是珍爱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举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茂名生态环境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茂名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11427.63平方千米,自然村20905个,常住人口600多万人,是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其中小于200人的自然村有13652个,占自然村总数65.3%,分布分散。我市针对全市地形地貌复杂、村多面广分散的治理难点,综合人口分布、环境特点、村民意愿及习惯等因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资源化利用作为首选模式,遵循就地就近、分散处理、生态循环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农村污水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的示范点,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高州市根子镇元坝书房村采用“水解酸化+人工湿地”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尾水回用于农田灌溉。治理好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持续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生态根基,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之路,书写绿美茂名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