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庞洪流
  2023年初,父亲故去了,倒在离一百岁还差十岁的时光。因同住,近年来,替他理发、洗头冲凉、刮胡子、煲饭、护理病身,大多是我一人包办。过去共同生活的点滴积累,犹似记忆的碎片,串联在一起,便成图影。
  父亲名叫冠,出生在晴耕雨读的家庭,居住在接近城郊的村子,村名白银坡。父亲的父亲也是一个颇有文化的穷秀才,在乡村教私塾,几经努力,薄置有田产,对父亲却喜欢灌输读书致用之理。经查族谱,慎终追远,方知这条当初不足百人的小村,原来都是宋朝太师庞籍的后人。
  在童年记忆中,父亲是经常出差的人。他出差归来时,却是我们姐兄弟最开心的时光,不但是一家五口的团聚,更是他总会带回一些天南地北的特产和故事与我们分享,特别是一些实用的书籍。后来我才渐渐懂了,他要节省多少自己的微薄差旅补助伙食费才能达成一家的心愿。
  在我的少年印象中,父亲没有出差的日子,他总爱带着我到市场买菜购物,指点我识别各种东西的优劣。星期天,他都争着下厨,当他把自己的厨艺得意地呈现在全家人的面前,我们除了食欲,更多的是欢呼声。父亲重亲情,除了经济上经常接济那些贫穷的亲戚朋友外,节假日更是经常接待外地的、本地的、农村的亲戚。于是,南腔北调其乐融融的影像便成美好的回忆。
  在我眼中,父亲很少打骂过我。最深印象的一次是在读小学三年级时骗他用九分钱买作业簿,实际是买了一包电车牌香烟与同学吞吐烟圈。那时,一些同学都把吞吐烟圈看作是很潇洒的事,在课间偷着乐。我被老师发现了,不但严肃批评,而且把问题反馈给家长。下课回家,一向慈祥的父亲脸色变得铁青,暴怒地拿起竹鞭子,鞭影似夏日暴雨般落在我身上,使我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常对我们说:“如果作为职场人,上级领导信任你,同级人员不排挤你,手下拥护你,你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职场人了。”也许是性格使然,我惭愧自己到退休都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应允许让别人怀疑你的能力,不应该让别人怀疑你的人品。”父亲经常告诫我们,使我更注重自己的德行,生怕自己的行错,辱没父亲的名声。
  暮年的父亲,多病袭身,但他见惯病扰,不断地与几种疾病作斗争。于是,他是医院的常客,有时见他被疾病折磨得非常痛苦,每使我想起应了高寿多辱之言。这是疾病之辱,但这种辱他能乐观面对,当他六十多岁做心脏介入手术时,医生断言他的存活期是五年,谁想到他存活期是五个五年,可见意志求生比预期强得多。
  父亲故去的消息传开后,他的同事、朋友、亲戚的知情者纷纷来言来电想送他最后一程,但父亲的意愿是一切从简,况且是非常时期,于是,我们婉拒了众人的好意。使我欣慰的是父亲的人缘,更使我宽慰的是父亲原单位领导从他发病到入院留医,到处理后事,均给予大力的支持与帮助,使我感受到“人走茶不凉”的温暖。
  七十三年前的春天,父亲是一个怀着梦想走出这条小山村的青春少年,在几十年的职场生涯风雨中跋涉。常常无论得失,他都喜欢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小村,与自己的父母、兄弟乡亲拉家常,话麻桑。现在,他的回归,将是永眠于村边那座屋背山的小山上了。与他的父母比邻而卧,在那青山幽幽、鸟鸣虫唱中与祖先对谈。我再没机会鲜活地触摸父亲那体热的身躯,只能慢慢品味那些美好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