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见证初心 人生更有活力

——何火权作品集《信仰的味道》序


刘俊
  读了何火权的作品集《信仰的味道》,让我对这位担任较长时间市纪委监委的宣传部长肃然起敬。他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15个年头,老骥伏枥、身体力行,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发自肺腑,真实地用行动见证初心,履行着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使命。
  文如其人,生活工作中的何火权也是如此。我是2019年5月来到茂名工作,刚来就和何火权熟悉了。他不仅是纪委监委宣传工作的负责人,也是冼夫人文化的资深研究者,写了大量与茂名文化相关的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刚直不阿,秉笔直书,尊重历史和事实,这在茂名文化界是十分难得的。
  当我细读《信仰的味道》这部书稿时,更被他工作上的热忱和笔耕不辍的执着所打动,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用心用力用情把负责的工作做好而无怨无悔。火权对学习和工作的执着追求和这些有独特体会的文章,体现了他善于思考的性格。他这么多年来在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上的探索和心血的结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学习。多年的磨炼,火权已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他在平时学习交流会或多种场合都说过,读书是他最大爱好,而且阅读面比较广,随着学识的增长,做到融会贯通。比如他对地方文化和本地人文历史有深入研究,就利用冼夫人文化研究方面的特长,负责组织了全国性的“冼夫人廉洁精神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征文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利用写作和办报办刊方面的特长,负责把《茂名日报·廉洁茂名》专版办成了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都有影响的宣传品牌;在本地报纸和茂名廉政网开设茂名古今历史人物廉洁专栏,组织力量撰写相关稿件,这也有赖于他注意学习,熟稔本地历史有密切关系。对理论知识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他也非常重视,注重日积月累,如对“学习强国”的学习,他的积分一直排在市纪委监委干部学习积分前列。就是一些大部头的理论书籍,他也肯下功夫去阅读学习和钻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他都全部通读,个别重要的篇章读三、五遍或者更多遍,做到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这本学习辅导读本,他不仅通读、精读还做到研读,如发表在《党风》杂志的读书心得《专心精读 重在落实》一文,就把他如何挤时间主动学习,并重视钻研,把读书的心得和在工作中如何应用等都做了很好的介绍。本书中第一辑“学习心得篇”就有多篇这样的文章。不仅读理论书籍常写心得体会,就是观看一部专题片或警示教育片,他也可以随手写出有质量的体会文章来,如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三集专题片,每天晚上看完一集他即写出1篇有分量的体悟文章发在人民网上。这既要熟悉纪检监察工作,又要有过硬的写作功底才能做得到,这对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应很有借鉴作用。
  二是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时时在思考,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很好方法。但是有些同志往往做完一件事之后,也便过去了,待要再写总结介绍经验时,又要从头再来。火权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注意把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下来,如“工作札记篇”的多篇文章,就很有见地。如何做好纪检监察通讯员?如何写好案例剖析材料?如何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这些纪检监察宣传教育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都重视把工作成果转化为经验做法。如《谈谈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的几点做法》《写好案件剖析材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就很贴地气,是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他组织编写了《警醒与教训》一书后,及时撰写了《借案说纪,引以为戒》的述评文章在报刊发表进行宣传推介。在第二辑的时评文章中,这类的例子更多,都是借与纪检监察工作相关的某一细节或某一新闻消息为由头,然后展开议论,提出见解和主张。如《开年暗访 当头棒喝》就是借省纪委暗访组曝光的干部作风问题展开议论,提出“要更加注重基层作风建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公款吃喝者:当心了》借用的由头则是新闻媒体曝光的珠海“学酒歌”的故事而引发思考,提醒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要在吃喝问题上栽跟斗。
  三是坦荡真诚。我们读文章常常说要知人论世,也说文如其人。读着这本书,可以从中读到作者心之所想,行之所及,即他是怎样说的,就是怎样做的,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英雄人物、廉洁楷模的敬仰,他写了《心灵境界的高度》称颂老英雄张富清,赞扬张富清“不仅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而是把所有军功章收藏起来,不搞特殊,不居功自傲,默默地继续为党和人民奉献力量”;写了《丰碑的启迪》称颂原电白县“五好书记”王占鳌,“真正是改变了当年电白的面貌”,由此抒发感情,“只要真正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老百姓一定不会忘记,一定会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纪念。”在《忠诚:永葆不渝的初心》《寻找信仰的味道》等文章中,更是把作者的信仰追求作了最好的说明,道出了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要坚定信念,永不褪色。借用当年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粽子蘸墨汁吃了还连声说“甜”这一典故,让信仰有了滋味,作者把“信仰的味道”作为书名,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书中的很多篇章,都旗帜鲜明地亮出作者的观点,把党章党规党纪和法纪的要求,在叙述相关事实之后展开议论。如提出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既要“知”,更重在“行”;要听得入耳,装得入脑,更要下定决心,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珍惜名节,守住底线,等等,都有较好的教育和警醒作用。如果我们认真去读了这本书,并如作者一样善于思考,做到入心入脑,知行合一,我想这是大有裨益的。
  我把这些读后的收获写在这里,既是对一位多年工作在纪检监察战线的老宣传部长的一种肯定,也是向更多年轻干部推荐这本书,要重视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能说会写,不断提升能力素养,在本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为序。
  (作者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茂名记者站站长、南方日报茂名新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