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高州市泗水镇:人大代表出“点子”“百千万工程”有路子

人大代表调研洋凤路施工进度。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泗水镇人大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履职活动,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看成效、察民情、听民声、找问题、思举措,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既出点子又出力气,将“源头活水”注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深入基层听民意传民声
泗水镇是北运菜生产大镇,先后被省评定为“北运菜生产专业镇”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北运菜的丰收,离不开及时、便利的水利灌溉的支撑。泗水镇大翰村的人大代表张日汉了解到,由于泗水河大翰支流河道狭窄、淤积严重,淤积河道已长约10公里,严重阻碍了周边农田的灌溉。为当好民意的“传声筒”,张日汉协同彭国平等人大代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对沿岸群众进行走访。
“泗水河大翰支流的改造提升工程的资金缺口较大,需要得到市里面的帮助,不能再拖了。”作为高州市人大代表,张日汉积极发挥“连心桥”作用,目前已协同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研讨论,起草了《关于对泗水河大翰支流河道进行改造提升的建议》,并准备提交。
积极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初冬的早晨,在泗水镇林丰村,林永辉已经拿着铁铲在清理村道旁的杂草和散落的垃圾,随后周边居住的村民也在林永辉的带动下加入进来。林永辉是林丰村选出的泗水镇人大代表,他说,以前林丰村的村民面对乡村振兴的态度还没那么积极。为改变这一现状,林永辉等几位林丰村的人大代表带头行动。
在开展初期,林永辉遇到不少阻力。“村民们没有环境美化的意识,觉得以前如此了以后也不需要改变,不肯主动去做。”林永辉没有放弃,秉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信念找到群众工作的突破口。“一直以来村里面只要谁家有困难,我都会伸手帮忙。”林永辉把村民当成亲人朋友,以水滴石穿的态度化解村民内心的壁垒,引导其加入人居环境整治。最终,林丰村展现出一派乡村振兴新风貌,惠及15条自然村1000多户村民。
接地气解民忧,让民意变满意
“这个月底洋凤路就可以通车了!”来自泗水镇凤塘村的人大代表崔锡仁满脸喜悦。他话里的洋凤路,是连通泗水镇凤塘村和谢鸡镇洋朋村的道路,在此之前,两村之间只有一条单向崎岖小路供上万名群众通行,而建设一条宽阔道路成为两村群众共同的愿望。
今年以来,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崔锡仁开始推动洋凤路建设“提速”。在此前的洋凤路建设筹划中,崔锡仁对道路规划选址的沿线群众进行一一走访,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就得把群众当成朋友,了解他们的想法,多多倾听、好好引导、掏掏心窝子。”崔锡仁说道。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崔锡仁用真情用真心用智慧用巧劲,一次又一次上门劝说,一件又一件的日常好心实事,最终统一了群众的思想认识,道路建设用地全部由村民无偿捐献。
洋凤路的通车将会实现凤塘、洋朋两个行政村上万名群众数十年来的夙愿,较好地解决两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促进泗水镇、谢鸡镇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杨珮珮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