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商品

图/文 沈海涛 杜燕盛


  据法治日报报道,去年12月,家住河北邢台的张先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花600元买了一辆“各项功能正常”、从图片上看较新的电动车,没想到使用一周就出现了多次产品质量问题。“刚骑的时候发现速度很慢,一看转换器有问题;骑了两天后,后轮胎直接掉了,原来是用胶水黏着的;补好后再骑,结果电又充不上了。想联系退换货,客服没回复,平台电话也打不通,以后我再也不会在二手平台上买东西了。”张先生说。今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的林女士在二手交易平台花9000多元买了一款奢侈品包,结果去检验机构检测发现是假货。在二手交易中,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这导致一些不良卖家有机会销售假货或低质量商品。
  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二手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平台应该建立严格的卖家审核机制,对卖家进行实名认证、资质审核和信用评估,确保卖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消费者自身要理性看待二手交易行为,增强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