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调查研究本领


陈丹琳(茂南)
  近日,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市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交流近段时间调查研究情况,推动主题教育在茂名不断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深刻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为全党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推动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对症施策,切实提高调查研究本领。
  强化问题意识,调查研究要“找准问题”更要“扭住问题”。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紧紧“扭住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要找准问题,就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问题意识强否、能否抓住关键问题,将决定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效。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善于“向上”看,思考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上的难点、堵点,又要善于“向下”看,主动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困所难,选题必须分清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然后再围绕主要矛盾深入进行调查、下功夫研究、下力气破解。另一方面,要扭住不放松。问题找准了,必须紧盯不放、扭住不松。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特别是问题,要不回避、不遮掩,刨根问底、深挖根源,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真正把问题分析透彻,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拿出实招。
  坚持走进群众,调查研究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才能了解到最全面的信息;只有带着“感情”,才能促使其在调研过程中克服一切困难,获得最真实的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身入”是前提,必须亲力亲为。“心到”是关键,需用心用情。一方面,要扑下身子深查实情。实查是调查研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要坚持“开门”听实话、“推门”察实情,改进调研作风、力戒形式主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采取技筛人查相结合、座谈访谈相结合、明察暗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奔着问题调查、带着问题研究,多看实绩实效、少看痕迹资料。另一方面,要讲百姓话采集民意。了解群众所难所盼、所急所怨,就要聚焦“如何走到群众心坎上”这个命题,用白话促交心、以诚意听民情、用真心问愁盼,真正做服务群众的知心人。要虚心向人民求教,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多用“土话”拉家常,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交流,聊经营、听困难、记诉求,在调研中着力跳出早有准备的“场面话”,重点围绕群众最直接、最迫切的事项进行求证,深挖问题、找寻方法、求真务实,着力破解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
  突出实效导向,调查研究要“研机析理”更要“研以致用”。调研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一方面,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符合中央精神和全国工作大局、符合当地实际、有决策的参考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的工作思路、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对梳理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对象,压实主体责任,努力用好通报、约谈、评优评差等手段,对各方形成有力督促。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持续推动把解决群众眼前最急最难的事情与立足长远、着眼长效结合起来,让调查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