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周学秀悉心照顾脑瘫继子二十二载无怨言,用最朴实的爱呵护亲人,传递温暖
跨越血缘的母爱
身边好人

周学秀一家合影。
本报记者 周燕红
有一位继母自2001年与丈夫吕富贤结婚以来,一直悉心照顾脑瘫继子,跨越血缘的母爱让人为之动容,无怨无悔彰显了母爱的光辉。“日子一天天过着,虽然很辛苦,但我却感到很温馨。”这位继母用伟大的母爱,诠释着茂名好心精神,为我市人民树立了茂名好人的阳光形象。这位伟大的母亲正是来自信宜市贵子镇云世大塘面村62岁的村民周学秀。
周学秀也因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互敬互爱同心协力,书写小家大爱,成为当地群众学习的好榜样,她的家族也荣获了2023年信宜市“最美家庭”称号。
母爱如涓涓细流
2000年,吕富贤从贵子中学退休后,于2001年与周学秀结为伉俪。当时的吕富贤上有年迈双亲,下有因小时候发烧而导致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吕永洪。周学秀过门后,无怨无悔地扛起了照料全家,操持家务的重担。公公婆婆在世时,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位老人,左邻右舍无不赞叹她的孝顺贤惠。
同时,身为继母的周学秀将儿子吕永洪视如己出,二十二年如一日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天光微明,周学秀已经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扶儿子起床洗漱。吃早餐时,她总是先喂儿子吃饱再自己吃,经常是儿子吃完了,自己碗里的热粥已经凉了,她也毫不在意,匆匆吃下后又出门买菜。每天往返于家里、菜地、市场三点一线,这样简单而忙碌的日子持续了二十二年。她的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让人在心酸感动之余,更生出无限敬仰之情。
母爱如巍巍大山
照顾一个脑瘫病人并不容易。吕永洪进食困难,他的一日三餐既要有营养,又要方便吞咽。为了照顾好儿子,周学秀每天早早起床,去市场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回家后再细细切碎,做成便于吞咽的糊状,再亲手喂食。天气炎热时,为了保持儿子身体清爽,她一天要给儿子擦好几次身,经常是儿子一身清爽,而她已经大汗淋漓。
儿子吕永洪因生病,身体各处时有疼痛,但他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大喊大叫和肢体动作来引起旁人的注意。每当儿子因身体疼痛而烦躁不安时,周学秀总会耐心安抚儿子的情绪,细心为他按摩全身,缓解疼痛。就算被情绪激动的儿子踢到,周学秀也不抱怨,而是抱紧儿子,轻拍他的后背,以稳定他的情绪。吕永洪虽然不能说话,但是母亲对他的好,他都记在心里,看到母亲劳累,他会泪流满面,嘴里喃喃自语。
母子连心,尽管儿子口齿含糊不清,但周学秀依然能够感受到儿子对她的依恋。为了排解儿子的情绪,每逢遇到好天气,她就用轮椅推着儿子到户外晒太阳、散心,陪他说话,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常话,却能让儿子感受到无限的温情。
夫妻俩相扶相持
麻绳单从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2021年,吕富贤突然出现反应迟钝、肢体麻木等症状,周学秀察觉后连夜将丈夫送往医院。经过医生诊断,原来是脑出血的征兆,若不是送医及时,后果不堪设想。此时的周学秀只能收起了悲伤,再次选择了坚强。她不顾自己虚弱多病的身体,在住院期间不解带地照顾丈夫。
出院后,吕富贤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需要长期吃药维持身体。面对卧病在床的丈夫和儿子,周学秀依然不离不弃,陪伴在他们身边。丈夫和儿子的医药费对于这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尽管家庭条件一般,每次外出采购生活用品时,她总会第一时间想着给丈夫和儿子补充营养。每到吃饭的时候,她总是先张罗好父子二人的饭菜。丈夫由于脑出血后遗症导致写字困难、记忆模糊,周学秀便耐心地教丈夫写字、认识家庭成员。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周学秀的悉心照顾下,吕富贤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邻里间和谐相处
周学秀不仅是个好继母、好妻子,还是个好邻居。一直以来,周学秀与左邻右舍相处和睦,她一个人操持家务、照顾家人,扛下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却从没有对丈夫、对邻居发出过一句抱怨;邻居遇到什么困难,她总会主动帮忙,从不计较回报。左邻右舍提到她,都说她是一个挑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媳妇,也是大家身边的老好人。
2023年,周学秀家庭被评为信宜市“最美家庭”。“阿秀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许多。当年她嫁给我之后,就一直帮我照顾父母和我的儿子。照顾一个脑瘫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阿秀一照顾就是20多年。我之前中风,还把家里里外外收拾得整整齐齐,我非常感谢她。”面对丈夫和人们的赞誉,周学秀平静地说:“大家说我这些年很辛苦,但无论自己多辛苦,只要一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和和睦睦,我的心里就非常知足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周学秀身上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她用22年的坚持照亮了继子吕永洪的整个人生。周学秀代表普通人身上最朴实却最伟大的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让大家再一次见证茂名好人散发出的无限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