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


罗本森(信宜)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市民中心召开。会议强调,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坚决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发展,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筑牢网络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网络建设快速崛起,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实践证明,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治理势在必行,不可缺失。2023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此前也先后出台了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基础性、综合性、全局性法律。还制定修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法规和管理规定,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安全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的监管和治理。
  严格执法是依法治网的关键,能有效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工作中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探索与网络市场新业态相适应的执法模式,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如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暴力、色情等,持续开展“净网”“清朗”“护苗”等系列专项行动,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传播秩序,营造正能量的网络氛围。
  在全民中培育法治意识,坚持以德润网是依法治网的重要环节。在网络活动的过程中,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主旋律的引领下合法操作。一方面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发表的言论进行监控,形成一套能够对网络内容进行预测、研判、监测的系统,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由网络内容所引起的网络灾难。另一方面对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网络信息内容进行引导,抵制错误的言论和思潮,使网络空间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之一。在电信诈骗、网络金融犯罪、网络诽谤等行为频发的当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大力宣传反诈思路,加强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新课题和新内容,成为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法律规范,持续净化网络空间,网络法治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参与,共同实施。要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日益成为网络空间广泛共识和基本准则,全面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形成健康规范的网络空间秩序,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