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邹玉芳(茂南)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为确保农贸市场所售卖的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的快检员会随机抽取市场商户售卖的食品样品,利用试剂等工具测试样品是否农药残留超标、质量是否合格,不用十分钟就可检测出结果,十分便捷。且快检所抽检的样品、档位号、样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式、检测结果等都被详细记录备案,检测结果还会被及时公布在市场的电子显示屏和公示栏上。
  农贸市场售卖的农产品,主要是来源于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初级产品。在生产这些农产品的过程中,有些农户为了预防、消灭、控制病虫害或者改变产品外观、成熟度,会喷施农药、植物激素等,如用膨大剂种植西瓜,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又如为了预防、治疗畜禽等动物疾病,养殖户会使用兽药。当农户使用的农药、兽药超标,又或者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会造成农产品农药、兽药超标或重金属超标。如果检测人员没及时发现,会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如果人们长时间食用这些农药、兽药、重金属超标的植物、动物,农药、兽药、重金属这些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甚至危及后代的健康。
  平时人们到市场买菜,大多喜欢凭感觉去买,比如买青菜,潜意识里会觉得有虫眼的蔬菜安全、无毒。实际上,有虫眼的菜也许是早期没做好虫害防治,后期为了产品能卖个好价钱,会加大害虫用药的剂量,导致农药残留。甚至有些人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专门养殖一些虫子放置蔬菜地,让虫子啃咬蔬菜,从而留下虫眼后再用药杀虫。因此,人仅凭感观是无法辨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甚至有的还需进行人体或动物实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时下,大众的消费观念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关乎社会稳定。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政府各级职能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越来越高。而作为食品安全责任第一人的生产者,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明白到农产品质量不过关,不仅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也影响消费者的安全,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命运。因此,企业陆续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标准体系,农业生产过程中严格限制化肥、农药、添加剂的使用,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风险管理、源头治理、全程控制的原则。同时向绿色农业进军,越来越多农产品成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农业生产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环节,是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第一道关卡,农业生产者只有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断提高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助力企业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