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电影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陈 光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自身文化软实力直接影响了横向生存的空间和纵向发展的高度,能够为企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企业的第一驱动。尤其是电影企业,不应局限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是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直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关联。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应时刻关注当下电影的工作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影视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抓住症结、大胆创新、敢于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影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促进影视企业高速发展,持续增进电影企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一、当前电影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目标定位问题
  电影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结和积淀出来的。很多电影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存在“文化理想”现象,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定位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外,脱离实际。在运营过程中提出“大而空”的口号,在企业运营中缺乏文化主心骨。例如,万达影院在2005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在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一家覆盖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的电影公司,票房市场份额连续十余年位列全国第一。但近年来,万达电影在投资战略上重点关注资产质量而非文化质量,投资侧重最优质的影院、地段和商业广场,忽视了电影企业文化内在的建设,最终导致梦碎“东方好莱坞”,万达影院易主再生。
  (二)主客体认知问题
  电影企业文化要避免陷入“主客体关系”的认知误区,不能“一言堂”,按照某些人的意图,自上而下地推行。电影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所有员工共同参与建设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例如,华谊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电影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看重对年轻创作人才的支持与培养,鼓励支持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中,成为当前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影公司。在过去22年间不但创造了多个票房奇迹,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各大电影奖项,先后推出了百余部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电影作品,总票房逾150亿。可见,只有动员广大员工的参与,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文化建设中凝心聚力,才能让影视企业文化发展壮大,历久不衰。电影生产企业如此,电影放映企业、服务企业、销售企业也是如此。
  (三)内容建设问题
  电影企业文化内容上常常出现的问题有:文学化、娱乐化、表象化、歪曲化。例如,一家机械代加工的企业为了提高企业文化氛围,将“格物致知、厚德载物”提炼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张贴于企业里的各个角落。事实上,很多员工都无法理解“格物致知、厚德载物”的内涵。可想而知,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必然收效甚微。文化建设的内容必须与职工的文化修养相统一才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方法运用问题
  很多人认为,电影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在企业内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喊喊文化口号、大搞文化活动、树立典型、高唱赞歌。这便陷入了“假文化”陷阱。实际上,电影企业文化建设应结合企业文化四层次的理论,将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加以融合,发挥文化合力,首先是建设物质文化,其次是行为文化,再次是才是制度文化,最后才是精神文化。这个安排符合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的哲理。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要加强认同,强调文化内化
  员工对电影企业文化的认同,能极大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影视企业整体价值提升和发展目标实现的坚实基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和建设,在教育引导员工提升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应致力于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文化的内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电影企业共生存的境界。激励员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电影事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紧密联系起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茂名市荔盛影业有限公司把当地的冼夫人文化、好心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推广“好心电影”价值品牌,用好心、真心服务电影观众,为建设好心之城贡献企业精神力量。
  (二)要树立精品,打造企业真本领
  当前,品牌已成为资源优化配置和占有市场份额的重要载体。我们更应该塑造电影企业的品牌,为观众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一流的放映环境,一流的宣传环境,要给观众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消费观影环境,从画面大小、立体声、装饰、光线等方面打造最佳观影效果,营造出新鲜感和现代感,提供温馨的个性化服务,塑造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从而赢得电影市场。比如,茂名市荔盛影业有限公司在环境优越的文化广场建设电影院,影院的建设也十分注重质量,银幕面积和服务水平都达到前未有的高度,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去处,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文化景点。
  (三)要持续营销,做好品牌推广
  电影企业要营造一种影视企业独有的电影文化氛围,我们要在把影视企业装修得漂亮、舒适的同时,也把电影企业布置得有品位、有魅力,营造出一种浓浓的电影文化气息。电影企业的橱窗、画廊应丰富多彩,让观众在观影之外,更多地了解世界电影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电影拍摄花絮,了解电影明星的奇闻逸事,还应为文学爱好者和学生们保留一个影评园地。观众休息室可以提供一些电影方面的书刊供观众阅读,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电影音乐,可以播放有关上映影片的电子声像节目。
  (四)要科学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
  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会造就一流的企业。要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在用人管理上,严格考评机制,坚持吸纳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给人才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唯才是用,并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建立学习创新型企业。电影企业应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标准,并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审。对电影经营进行定性、定量管理,对业绩进行绩效管理,保证在每一个环节都能进行准确地量化考评,激励多劳多得,公平正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使每一个职工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建设增光添彩。
  总之,影院的发展任重道远,新时代,作为电影从业者要为文化发展摇旗呐喊,构建和谐、彰显人文精神的影院,使影院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让电影事业欣欣向荣焕发勃勃生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作者系茂名市荔盛影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